歼-10战机20岁生日快乐!

来源:国防在线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03-23 10:56:08

一位老人——

和一群“硬骨头”

歼-10试飞成功当天,同事们并没有看到宋文骢激动落泪的景象,他只是红着眼眶,感谢团队里每一个人。他的全部心血、智慧、精力、情感和宝贵的年华所凝结升华都在飞行里获得了升华。

宋文骢。资料图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56岁的宋文骢,被国防科工委正式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经历了歼-7C飞机研制的全过程的他,深刻的意识到研制一架飞行性能好、作战能力强的歼击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选择一套切实可行的先进的总体气动布局设计方案。为此,他率先提出了新式气动布局总体设计方案。

作为总设计师,在宋文骢的带领下,一支具有先进理念、敢于创新、掌握着先进战机研发技术和经验的优秀人才队伍快速成长起来,他们是站在航空科技前沿的杭电专家、飞控专家和机械、软件开发的优秀人才,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栋梁。

歼-10设计方案对于数控加工水平要求极高,尤其起落架部分,是设计试制中的一块硬骨头。为了项目的快速推进,和国外专家合作被纳入了考虑之中。

然而谈判却陷入了僵局。外国专家高傲的表示:“你们的技术不行,你们的方案不行,你们的人员不行。这样的起落架你们是搞不出来的!你们肯定干不了的,等你们干不了的时候,随时可以再来找我们。但那时的价钱我们只能再协商了。”

宋文骢一直深深记得这一幕……

但这块设计试制中的“硬骨头”被这群“硬骨头”生生给拿下了。

杨伟与宋文骢。资料图

当年跟随宋文骢一切承担歼-10研发任务的年轻人现在都成为了航空工业的中流砥柱,当中翘楚当属中国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杨伟。

研究生毕业后,杨伟进入航空设计队伍,毛遂自荐要做宋文骢的助手,自此开始与“老头儿“朝夕相处三十多年。

1998年3月23日,宋文骢(中)和杨伟(右一)在歼10首飞庆功宴上。资料图

回忆起歼-10首飞成功后的庆功宴,杨伟记得很清楚: “那时候老头儿已经68岁了,但他很开心,喝了不少酒,一时兴起还唱了一段俄文歌。”就在这里,宋文骢高兴地对年轻人说,他出生于3月26日,歼-10首飞成功是3月23日,“以后,我的生日就是这天了!”

2016年3月22日,宋文骢走完了86年的人生旅程,这位老人在歼-10战机18岁生日到来的前一天离开了我们,他为中国战机奉献了一生。斯人已逝,风骨犹存。正是宋文骢等的潜心铸剑、默默砺剑,让歼-10一飞冲天,让中国空军叱咤蓝天,让中国军队走得更高更远。

2018年3月20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歼20飞机总设计师杨伟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图片来源于网络

弹指二十年,而此时的杨伟已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歼20飞机总设计师。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两会上,杨伟在“代表通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将在战斗机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征程上不断前行,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川汇成泽,木已成林,惊喜还会远吗?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