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
抗美援朝战争中,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前、后方后勤部门奋力拼搏,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战胜了志愿军后勤运输战线上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向前线运送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始终维系着战争的物资保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同彭德怀所说:“如果这次打胜了,全体指战员的功劳算一半,后勤算一半。”1951年1月下旬,志愿军第一届后勤会议在沈阳召开。会议由东北军区副政委李富春主持,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代总参谋长聂荣臻、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等出席了会议。会议总结了经验,统一了思想,分析了后勤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抗美援朝战争特点入手,特别强调了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提出了“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的口号。之后,即提出了建设“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任务。“千条万条,运输第一条”即是志愿军后勤工作的经验总结,也是当年很响亮的一个口号。

志愿军铁道兵抢修被毁铁路
“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1951年1月19日,毛泽东主席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指出:“中国同志必须将朝鲜的事情看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教育指挥员战斗员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后来,“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成为广为人知的口号。志愿军各部队制定了遵纪爱民《公约》和《守则》,深入开展了尊重朝鲜党和政府,热爱朝鲜人民和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教育。志愿军广大官兵尊重朝鲜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把朝鲜人民的事看作自己的事一样。

志愿军官兵在朝鲜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