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祖国首都北京的劲头建设平壤”
抗美援朝战争停战后,志愿军广大指战员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帮助朝鲜人民恢复建设家园。驻在前线的守备部队利用空隙时间,帮助朝鲜人民修复和兴建工厂、学校、医院、电影院、办公楼、住宅等。仅驻在金城前线的守备部队1954年即为返乡的居民1000多户修建了住房。驻上甘岭的部队为新搬去的居民筹集大批日常用具和农具,使他们搬进房屋后就能正常生活。工程兵部队参加了平壤、咸兴、元山等英雄城市的重建工程,他们提出“以建设祖国首都北京的劲头建设平壤”,“把荣誉留给平壤,留在大同江”的口号,仅在平壤一地就修建了内阁综合办公厅、医院、大学等各种建筑20多万平方米。铁道兵部队经过近五个月的日夜奋战,修建的横贯平壤东西的大同江铁桥竣工通车。据不完全统计,从停战到1955年底两年多的时间里,志愿军共帮助朝鲜人民修建中小学校255所,建造民房26246间,各种工厂22座。在平壤市内修建的有中央广播电台、中央综合医院、中央电影院和政府办公室、礼堂、医院、学校等共356处。

志愿军帮助朝鲜人民建设家园
“不骄不躁,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
1958年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决定在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为了圆满完成撤军任务,志愿军党委向全军发出了“不骄不懈,善始善终,军队撤出,友谊长存”的号召,提出了“交好、走好、到好”的要求。交好,就是除了武器装备和个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以外,其余东西一律移交给朝鲜人民军;走好,就是要圆满安全的撤出;到好,就是回国受到人民群众欢迎不居功,防止骄傲,服从祖国需要。3月4日,志愿军政治部制定了《撤军政治工作三十条》(草案),对撤军政治工作作了一系列具体部署,特别强调首先要在全军普遍深入地进行撤军政治教育,做好充分的思想工作。根据志愿军党委和志愿军政治部的指示、各部队都集中一定的时间,围绕撤军问题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形势和任务的教育,保证了撤军任务的圆满完成。

志愿军战士为送别的朝鲜阿妈妮擦泪。六十年多后我们看到这张照片依然让人动容!
(作者徐平,系“井延坡”工作室特约评论员,军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