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延坡工作室丨74年前的今天,还有多少侵华日军没有缴械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徐平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9-03 08:32:51

日军第十方面军

1895年乙未战争日本攻陷中国台湾后,即在台湾派驻军队。1896年4月,日本台湾驻军编成3个守备混成旅团,兵力约为20000人,隶属“台湾总督”。1907年8月,台湾守备混成旅团缩编成台湾守备队,兵力降至6400人左右,守备队长官由“台湾总督”兼任。1919年,台湾守备队扩编为台湾军,设台湾军司令官统辖,司令部设在台北,主要部队为台湾守备队,也称台湾旅团,与中国驻屯军、关东军、朝鲜军并称“海外四大兵团”。平时兵力在11000人以上。

随着太平洋战争形势的发展,为加强台湾和冲绳岛地区的防御力量,日军大本营不断增加台湾和冲绳地区的兵力。1944年7月,将在冲绳新编成的第三十二军和第十二、第五十、第六十六师团等部调归台湾军指挥。9月22日,台湾军扩充为第十方面军,因其司令官、司令部驻地和通称号(“湾”)都不变,可以看成是台湾军的延续。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滕利吉大将,参谋长谏山春树中将,负责冲绳、台湾、澎湖的防卫作战任务,下辖8个步兵师团、1个飞行师团、12个独立混成旅团,共22.7万人。至1945年日本投降时,第十方面军的兵力为16.5万人。

1945年10月25日,日本驻台末代“总督”兼台湾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滕利吉在台北率部向台湾行政长官兼警备司令陈仪将军缴械投降,最后一批在台日军被解除武装。

日本末任台湾军(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在受降仪式上将投降书呈送给中国受降主官陈仪将军(右)。

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日本海军迅速向上海增兵,陆战队兵力达到6300名。10月20日日本海军抽调在上海的第三舰队、在青岛新编的第四舰队及其他舰只,组成中国方面舰队。随着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场的不断失利,中国方面舰队不断抽调舰只和兵力,支援太平洋战场作战,因此实力渐次下降,至1945年日本投降前夕,中国方面舰队司令长官福田良三海军中将,参谋长左近允尚正海军中将,中国方面舰队之第一、第三遣华舰队等海上部队,被先后撤销番号,人员编为陆上守备部队,仅保留驻香港的藤田类太郎中将率领的第二遣华舰队和海南警备府,日本战败投降时只有1000吨以下舰艇20多艘,官兵6万余人。

出云级装甲巡洋舰首舰“出云”号,时任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旗舰。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举行。日本海军中国方面舰队共62555名官兵在司令长官福田良三率领下向中国政府缴械投降。9月10日撤销番号,改称“中国战区日本海军联络部”,处理该舰队投降善后事宜。

1945年9月17日接收日军在华舰艇的典礼。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