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的一天,国防科技大学信息通信学院试验训练基地学员一大队七队教导员李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叩响,这名脸庞明丽、眼神坚定的姑娘将一封戍边申请郑重地呈上……
“我从马兰来,更要回到那里去。祖国的大西北需要我们这些年轻人。何况,我作为党支部一名委员,在毕业分配之际,更加应该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的作用,以身示范,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守卫好祖国边疆的那一方土地!”这个小姑娘叫王思敏,面对毕业分配动情地说。
提起王思敏,学校上下几乎无人不晓。她凭借一副纯正的播音腔以及良好的形象气质,主持了学校学院所有的晚会,成为广大科大学子心中当之无愧的“女神”。但是抛开光鲜靓丽的表面,并没有多少人真正知道王思敏这名文艺大咖内心深处的梦想——像“马兰花”一样盛开在祖国边陲,做一名无名的戍边将士。
故事的开端在2011年。从小听着红军故事长大的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携笔从戎,参军入伍。即刻便遭到了爸妈的强烈反对。十几年来他们省吃俭用、精心培养着女儿的文艺特长:舞蹈、唱歌、播音主持,如今,在大大小小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的女儿已经成长为他们理想中的模样。他们无法接受女儿做出的这个决定。“接过前辈手中的枪为祖国站岗是我毕生的心愿”,最终,她的坚定、她的执着迫使父母改变了二十年来对她的人生规划。
当兵面试时,有三个部队同时向这个能歌善舞的大学生抛来了橄榄枝,然而思敏谢绝了文工团和联勤部的一番好意,选择了驻扎在戈壁大漠深处的某驻疆基地。她说她要奔赴祖国最艰苦的地区,那是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她所在的基地里盛开着一朵美丽的小花,叫做马兰。耐寒的马兰花在大漠中一枝独秀,不断向来人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秘密和一种叫做“马兰”的精神。
渐渐地,她懂得了“马兰”精神的内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思敏被这种精神深深感染着,只有考上军校,才能长久地驻扎在这片土地上。两年后,她以原总装备部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了素有“军中清华”美称的国防科技大学。“我要回来,祖国的大西北需要我们。”此时的思敏对她兵之初的地方充满着深深的不舍。
五年本科时光,思敏心中的马兰花已悄然发芽,不断激励着她勇敢前进。军校的生活多姿多彩,她充分发挥着文艺特长,活跃在学校各大文艺平台,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扎实锻炼军事体能技能,先后多次获得院、校级别表彰。但是,她始终没有忘记她对大漠戈壁许下的承诺,以一个文化底蕴厚实、军事技能过硬的军官的身份回去,回到那里大干一番,用科学知识和勤劳的双手装扮祖国的大西北。
今年7月,思敏即将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一封戍边申请表达了她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对祖国边疆事业崇高的忠贞。祖国广袤无垠的土地,需要有一批又一批像思敏这样的人,秉着明灯,驻扎守卫。这是一种信念、一种坚守,更是一种家国担当。
思敏说:“祖国的边防,我愿用一生爱你,把一生的情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