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戚继光舰承载着一批又一批实习学员的青春梦想驶向深海大洋。图为戚继光舰上掠影。 张云雯、黎明宇 摄
开栏的话
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说,实习似乎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可开着军舰远渡重洋访问多国,这样的实习你体验过吗?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海军新型训练舰戚继光舰搭载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潜艇学院、海军航空大学、海军军医大学、海军勤务学院、海军士官学校等7所院校的517名海军学员和官兵,开始执行一次为期两个多月的远航实习访问任务。
敢乘长风破巨浪,领航千帆向大洋。即日起,解放军报开设“跟着戚继光舰去远航”专栏,陆续报道舰上学员在航行中的所感、所思、所悟,从多角度展示舰上师生的实习生活、精神风貌。下面,就请你跟随我登上戚继光舰,一起启航吧!
穿过白玉山隧道,一辆满载学员的客车缓缓驶入码头,一个巍峨又不失俊朗的舰影横在眼前。“看,戚继光舰!”车内顿时沸腾了。
接到任务以来,海军潜艇学院学员臧军帅设想过多种与戚继光舰初次见面的场景,却从没想过在如此远的距离上,宽大的客车车窗竟框不下舰体全貌。
戚继光舰,以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命名,是中国海军现代化水平最高、保障能力最强的新型训练舰。入列两年多来,这艘年轻的训练舰接纳了一批又一批的实习学员,承载着他们的青春梦想驶向深海大洋。
“风浪场就是我们的战场,青春就是要在风浪中接受检验”
天高云淡,军旗飘舞。9月20日,戚继光舰在军乐声中缓缓驶出军港,向着深蓝远洋进发。
逐梦之旅的开篇,戚继光舰便驶入风浪场。
随着一路南下,舰身晃动越来越剧烈。气象教员开始给学员们上“第一课”:“我们现在在东海某海域遭遇了台风‘塔巴’,舷窗外的最大浪高已经超过5米。”
巨浪狂暴地击打着舱面。“船从浪峰砸向浪谷造成的失重感,就像坠落深渊,狂风巨浪中的大海仿佛魔幻世界。”和许多实习学员一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学员王鑫第一次出海远航,尚未适应恶劣海况带来的持续眩晕感。
凌晨4时30分,王鑫从睡梦中醒来,匆忙穿好衣服,赶到飞行甲板,等待海面的第一缕晨光。
在晨光昏影时间进行天文观测是航海专业学员的必修课,但感冒发烧、严重晕船已经困扰了王鑫一整天。扑面而来的海风、晃动的甲板、持续的咳嗽,让王鑫不得不一边捂住嘴,一边眺望远方。
坚守在战位观测,当看到戚继光舰披上清晨的朝阳时,这一幅绝美的画面给王鑫注入了巨大动力。
午后,风浪越来越大,狂风巨浪似乎要把战舰吞噬。在05甲板的1号海图作业室里,学员们正在进行计划航线拟订专项训练。面对密密麻麻的海图,加之周边不时传来的呕吐声,形成特别的“视听催化剂”,王鑫很快又交了“公粮”。
“今天完不成任务,明天将进入下一海区,‘战机’不可延误!”洗了把脸,王鑫又重新坐回到海图桌前。
放下铅笔,收起分规,标绘航线终于完成。战风斗浪的获得感冲淡了身体上的不适,小扫除间隙,王鑫兴奋地与同学们分享心得:“风浪场就是我们的战场,青春就是要在风浪中接受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