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战位 奋斗的青春丨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张大鹏 康子湛 张修山 张少波 责任编辑:贺书引 2024-02-27 06:36:39

伟大见于平凡,光荣在于坚持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张少波

群山巍峨,雪野茫茫,一队迷彩身影向远方慢慢移动,构成了茫茫昆仑山脉中的动人画面。

这是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官兵们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一天又一天,他们在这里驻守。几十年来,这里的一代代巡线兵,走着同样的路、做着同样的事。对于一批批巡线兵们来说,他们平凡的军旅生涯,就是守护这条通信线路。

有人说,当巡线兵很伟大——守着一条线路,与鸟兽为邻,和寂寞相伴,用青春维护着国防的信息动脉。

巡线兵们却说,伟大见于平凡,光荣在于坚持——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坚持。

平凡之路,亦有别样风采。任何宏大的历史叙事,都是由无数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编织而成的。任何平凡人的生活,都与这波澜壮阔的时代相连。

作为国防光缆网的重要通信节点,他们脚下奔涌着国防信息的“数字江河”。或许他们就像高原山路上的岩石,平凡得不为人所知;或许在很多时候,他们也会脆弱,但当他们融入这样一份事业里,行走在这样一条高原巡线路上时,自然也就有了如山峰般的坚毅和伟岸。

当春运的人潮在神州大地上涌动时,随着口令下达,通信站的官兵们又踏上了那条熟悉的线路。

这是一条青春之路、平凡之路,也是他们的奋斗之路、奉献之路。

青春之路在脚下延伸

■张大鹏  解放军报记者  康子湛  特约记者  张修山  张少波

巡线路上没有硝烟,只有一茬茬巡线兵行走的脚印

纳赤台,地处昆仑,藏语意为“沼泽中的台地”。然而,这里和沼泽地没有半点关系,四周高山环绕,平均海拔3600米,氧气含量不足海平面的65%。

大自然的伟力与人类的不屈在这里交锋:站在纳赤台极目远眺,青藏公路、青藏铁路、架空通信光缆交错绵延,直通拉萨。

2020年12月,刚从军校毕业的顾洪丞,主动申请来到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

从家乡成都乘坐24小时的火车到达格尔木,再乘车近百公里来到这里……刚一下车,顾洪丞就迎来了纳赤台的第一个“下马威”:脚下软绵绵、身子轻飘飘,人都快站不住了。

然而,纳赤台给顾洪丞带来的考验远远不止这些。

“20公里要走一天?”这是第一次巡线时顾洪丞心中的问号。听完他的疑问,同行的老兵只是笑了笑:我们第一次巡线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

他们所负责巡护的几条线路大都架设在山顶上、山坳里,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官兵们每周巡护一趟,需要翻越三座大山,跨过十几条季节性河流。

从“偏三轮”到“北京吉普”,再到如今的“勇士越野车”,光缆巡护车历经多次更新换代,但对官兵来说,双脚仍是依靠最多的“交通工具”。这让毕业于汽车分队指挥专业的顾洪丞心情低沉,一度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

“巡线兵的工作很枯燥,常年奔走于标石之间,用一串串脚印把各个标石连点成线。”顾洪丞告诉记者,光缆线路沿途的通信标石是官兵们最熟悉的“战友”,即使被大雪覆盖,官兵们也能迅速找到准确位置。

狂风夹杂着飞石遮天蔽日,强烈的紫外线晃得人睁不开眼睛……在这样极端恶劣的天气下,通信站官兵依然坚守战位,进行线路巡护检查。

来自湖南的年轻战士章哲,刚来到纳赤台就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见过很多山,但是像纳赤台这种一根草都不长的山,真是头一次见,被这里的荒凉孤寂震惊了。”

海拔在升高,心跳在加剧,腿脚在发软……章哲还记得第一次巡线的经历:每一步都像走在生命的极限边缘,沉重的喘息声在雪地里显得格外清晰,也让他对昆仑山又多了一份敬畏。

在这方圆数十里不见人影的地方,通信站官兵们每天守望着万年不变的雪山、荒漠,与其说是和大自然搏斗,更多时候是和内心的孤独作战。

巡线路上没有硝烟,只有一茬茬巡线兵行走的脚印。风一起,雪一下,这脚印又被深深埋住,好像什么也未留下。

某信息通信基地纳赤台通信站官兵坚守战位。图为举行升旗仪式。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好走下去

人们常说:梦想是绿色的,那是青春的颜色。在这片土地上,这群年轻官兵对绿色格外地渴望。

几年前,他们在营区里搭起了一座简易蔬菜大棚。为了改善土壤,他们利用休假等下山的机会,从山下取土;这里的水盐碱较重,他们就背来淡水,每天精心浇灌。即使这样,百十平方米的菜地也就只成活了几棵蔬菜。

但他们从来没有放弃。在大家看来,种下的不仅仅是种子,更是希望。一次,一场大风把大棚连根拔起,官兵们抱住大棚支架,在寒风里坚持了两个多小时。

经过反复尝试,这场持续几年的较量终见高下:如今,蔬菜大棚年年丰收,官兵们每年3月到10月都能吃上自己种的蔬菜。

每到中秋佳节,通信站官兵都有一个固定节目:与家人视频赏月。

“这里的月亮格外大、格外亮,仿佛伸手就能够到。”虽然不能回家,但在官兵们看来,能和家人一起“云赏月”,也是一种团聚。

为缓解官兵的思乡之情,每当组织会餐,大家都会做一道自己拿手的家乡菜;每当有人过生日,他们还会托人从城镇里带蛋糕上来。因路途颠簸,蛋糕往往都变了形,但大家吃得很开心。官兵们围坐在一起欢唱,唱得最多的歌是那首《夜空中最亮的星》。

“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人们经常这样来形容高原官兵的枯燥生活。在纳赤台通信站,“数星星”却是一件很浪漫的事。

忙碌完一天的工作,通信站的官兵喜欢围坐在营区里数星星,时间久了能从漫天繁星中辨别出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颗“专属星”。

“找到了,找到了,我的‘坚守星’在那里!”中士岳荣龙一眼瞅准头顶的一颗星星,兴奋地喊道。不一会儿,哨所其他官兵也陆续找到了自己的“专属星”。

“真的能找到吗?”面对记者的好奇,官兵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有什么区别,但他们仍乐此不疲地继续着。其实,守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耀眼的星辰。

青藏线上人迹罕至,恶劣的自然环境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夏季是青藏线的旅游旺季,川流不息的车辆遇到巡线官兵,会鸣笛致敬。

巡护国防光缆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光荣。过往的游客可能没人会记住他们的模样,但他们知道自己坚守的理由: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坚定走好走下去,这是他们的使命。

巡线途中。

架空作业。

路走得深了远了,对人生和责任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与孤独相处的方法。

二级上士冯新茂的方法是“喊山”,有时候声音再大也听不到什么,因为风带走了回声。

中士岳荣龙习惯了数过往火车的车厢节数,他常常想:车上的乘客会在哪一站下车,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稀疏的头发加上黝黑的脸庞,让这群年轻官兵看起来比同龄人苍老许多。看着彼此透着高原红的皮肤黝黑锃亮,他们显得轻松恬淡:“纳赤台的紫外线是出色的染色匠,我们的脸都是它的杰作。”

二级上士、驾驶员向兵还清楚记得,有一次巡线,出发时还天气晴朗,途中却突然下起大雪和冰雹。不一会儿,又刮起沙尘暴,能见度不超过10米……这对车辆性能和驾驶员技术都是考验。每次巡线出发前,向兵都会打开发动机舱,检查各种电路管线,确保途中不发生问题。

时间不是答案,但答案却藏在时间里。

顾洪丞来到纳赤台没多久,任务便接踵而来——45天时间内完成线路上450个标石的更换。

纳赤台通信站官兵习惯把埋标石称为“种”标石:“完成这个任务,不比在这荒凉的戈壁滩把树种活更轻松。”

当官兵们来到海拔4700米的昆仑山口标石点时,面临的是永久冻土层的考验,一镐下去就蹦出了火花。在寻常人走路都觉得呼吸困难的地界,他们攀陡峰、越河滩、挖缆沟……渐渐地官兵们双手布满血泡,作业速度也慢了下来。

线路整修,有时候一干就是一天,单兵自热食品则是他们的午餐。最长的时候,曾连续吃一个月,大家都能熟悉地背出每种口味的配料表。

有一段线路,战士们需要扛着几十斤重的标石,翻越海拔4500米的大山。快要登顶时,年轻战士李硕突然感觉眼前一黑,跪倒在了地上。

在大家停下来休息的间隙,站里的老班长讲起了这条线路上的故事——

1968年,党中央一声令下,首条从内地到西藏国防通信“生命线”建设者挺进青藏高原。官兵们平均每人3天用坏一根镐,路上不断有人倒下,却没有一人退缩。最终,建设大军仅用8个月就完成了预计至少两年时间才能完成的施工任务,架设起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信息天路”。

听着他的讲述,大家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一个个标石在无人区的阳光下闪烁,李硕觉得好似在“沙场点兵”。在李硕看来,在无人无绿植的荒原上,最美的颜色就是迷彩色。

羌塘古谣唱道:“当汗水浇灌在脚下的土地,再遥远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

顾洪丞曾粗略计算过,在纳赤台3年,巡线走过的路程,与纳赤台到自己家乡成都的距离几近相似。

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行路难。常年巡线,带给这群年轻官兵们一种特有的笃定:路走得深了远了,对人生和责任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每次外出巡线,官兵们都会从线路上捡一些石头回来。日积月累,一块块石头描红后,慢慢拼成了哨所门口“昆仑山下 书写忠诚”8个大字。

去年,哨所几名即将退伍的老兵还特意在巡线途中,挑选了一枚“戍边石”,把“若有战、召必回”的誓言刻在石头上送给哨所。在他们看来,这也是书写忠诚的一种方式。

通信线连着生命线,关乎战争胜败,使命艰巨而光荣

晨曦微露,营区工具间内,中士岳荣龙正在清点巡线所需物品:铁锹、镐头、定位仪……

“保畅通就是保打赢,检修工具就是巡线兵的武器。一出营区就是一整天,要是中途发现工具没带全,可就耽误事了。”岳荣龙告诉记者,不管当天是否有巡线任务,官兵每天都会核检工具,这已成为他们坚持多年的传统。

“脚下的通信线路虽然看不见,但是每一秒都会有大量的信息通过,关乎千军万马。”对纳赤台站的官兵来讲,巡线就是战斗,线路就是战场。

一次,台站突然接到光缆阻断告警,顾洪丞立即带领两名战士前出排障。

当时天色阴沉、风沙四起,能见度不足5米,3人驾车艰难前行至昆仑山脚下后,刚跳下车,就被一阵狂风吹得差点摔倒。

在平均海拔4200多米的巡护段攀爬,大雪时而及膝,时而没腰,脚下的未知不时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看似轻便的作业工具包此时也像一块巨石压在大家的肩头,每走一步都伴随着沉重的呼吸声。

“我先试试!”驾驶员向兵用力吐掉呛到嘴里的雪沙混合物,挥起镐头向脚下厚实的冻土发起“猛攻”。“砰砰砰”,镐头像是落在了水泥地上,只见火花迸射,冻土却没有丝毫反应。

顾洪丞见状找来树枝点燃,待冻土稍融后继续作业,花了好长时间才将一米多深的光缆断点挖出。

气温低至-30℃,沙地已经冻结像水泥一样硬,而光缆纤芯比酥皮还脆,一碰就碎。向兵提来熔接机开始接续作业,其余两人则解开大衣围成一堵半圆形的“挡风墙”,最终将6根光缆重新熔接好。

“越是细小的地方越容易出问题,越是看不见的地方越要下足功夫。”这些年来,官兵们处理过的线路故障不计其数,大家清楚每一次巡护,都是在守护打赢。

在通信站,有一面锦旗格外引人注目,上面写着:“携手并肩战昆仑 齐心共筑强军梦。”这是去年在纳赤台驻训的部队送来的。每到夏秋季节,就会有大批部队来到高原驻训。这时,通信站的官兵就会前出支援,担负起通信保障任务。

一次,驻训部队通信设备发生故障,通信站官兵得知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配合驻训官兵紧急开设应急通信节点。

通信恢复后,指挥员的指令迅速传达至各作战单元,战车的轰鸣声瞬间响彻整个山谷。

这一幕让通信站官兵们的内心颇为震撼:“通信线连着生命线,关乎战争胜败,使命艰巨而光荣!”

接着,他们又转身投入到茫茫昆仑山脉之中,沿着通信线路继续前行。雪原茫茫,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向远方延伸。

朝着他们的背影远远望去,昆仑山上雪水汇成的小溪滚滚向前,再过几百公里便会汇聚成雄伟的长江黄河。而官兵们脚下的“数字江河”,也将汇入“国防信息大动脉”,连接着天南海北,联通着雄师劲旅。

(本文图片由赖财波、卢 祥、陈华挺摄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