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兵150天:一位女教员的“人生拉练”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屈莉 责任编辑:丁杨 2018-08-21 08:47:39

屈莉(右一)向战士了解全型舟构造。

还在玩“抖音”?NO!看我们玩“抖绳”

只有跟着部队来到训练场,才能真正理解“重舟二营”中“重”字的含义。营里装备的共同特质就是“重”——一个桁架500多公斤、一根衡桁200多公斤,连最小的桥板一块也有75公斤……这些装备的连接铺设几乎全靠战友们手抱肩扛。

为了锻炼过人的耐受力,战友们全力以赴。单杠卷身上、平板支撑、俯卧撑,每天必练;5000米跑后再来一个400米全速冲刺,只能算是热热身。最有趣的还要数“抖绳”大赛,此“绳”学名“锚纲”,每根重约75公斤,要求“选手”双手各执一“绳”,同时用力抖动,看谁抖动的波形大、坚持时间长。战友们明明已经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却争先恐后、乐此不疲。

每每看到这一幕,我总会嘴角上扬、眼眶湿润: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战士!他们被烈日晒得皮肤黝黑,但个个笑容灿烂、眼神清澈;他们终日重复着枯燥乏味的训练,但精神饱满、勇敢顽强。年轻的他们,把“奋斗”变成了青春的日常。他们见到我,常常会羞涩地对我咧嘴一笑,唤声“教员好”。其实,这群战士才是我的老师。他们用纯粹和质朴教会了我苦中作乐。

第三个5公里,身体极限不期而至。夜风拂面,凉意阵阵袭来,作训服的前心后背都汗透了。部队依然沉默疾行。此刻,跟着走,已经成了我的本能反应。喝两口温开水润润嗓子,喉咙里滚动出前不久驻训晚会上唱过的旋律……

那一晚,我秒变“迷妹”

驻训条件相对艰苦,业余文化生活比较单调。为给训练鼓劲,一台“战地晚会”应运而生。

原本以为只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没想到,我们的队伍里藏龙卧虎。我们这些当兵代职干部也被点将,表演节目自然是唱“K”。我从来没有在近千名官兵面前唱过歌,心情格外激动。当我用颤抖的声音高喊:“唱歌,我是业余的。但是,我当‘迷妹’绝对专业。今晚,41岁的我重回14岁!”结果,我点的歌曲成了集体大合唱,嗨翻全场。

这就是我们基层部队的官兵,他们从不吝啬更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活得畅快淋漓、昂扬达观。

有人说,人的一生充满了选择,去留之间、取舍之中,考验着智慧,更照鉴情怀。我的舟桥战友们,没有豪言壮语,却用标准的队列、优秀的5000米成绩、漂亮的门桥作业,践行着一名军人的使命。我是他们的铁粉“迷妹”,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第四个5公里,极限已过,焕发新的活力。中途休息时,我听从指导员的建议,把双脚抬高放松,此刻虽然已经走了十几公里,居然不觉得脚部酸胀。倘若不是此次当兵代职,和战友们整日摸爬滚打在一起,我恐怕没有机会被“基层”这片沃土悉心滋养,也无法真正走进官兵的心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