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侦察兵集训队教员李春严格组训,任教4年磨砺出数百名“侦察尖兵”,学员们提起他都说——
这个教头真够“冷”

李春在“千里横越”课目中为集训队员示范动作技巧。毛规 摄
滇南密林,夜黑如墨,一支全副武装、脸上涂满油彩的队伍正轻声敏捷地在从林中穿梭行进,突然被一条山涧挡住了去路。
虽已是初夏时节,但河水仍十分冰凉。“渡河前进!”走在最前面带队的一名中尉轻声命令。
这名中尉可不简单,连续4年被抽调到侦察兵集训队任教,因组训时要求近乎苛刻,私下里他被队员们称为“冷血教头”。他就是南部战区陆军某边防旅警卫工化连排长——李春。
密林机动、搜索、潜伏等训练课目,在李春的建议下全部调整到跨昼夜进行,且专门选择恶劣天气、复杂环境;武装越野考核,要么坡陡、要么林密,第一次摸底就有近60%的队员没达到及格标准;泅渡、攀岩、野外生存等险难课目,李春更是一个不落,要求全部优秀才能毕业。
一次格斗训练中,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队员们本以为可以转入室内训练,没想到李春说:“按计划来,就算下刀子也要继续练。”队员们在暴雨和泥泞中摔打了近两个小时,个个浑身泥水、疲惫不堪。
“李教员虽然训练不讲人情,但大家还是最服他。”一方面,每次训练李春都全程参与,从来不给自己降低标准;另一方面,自身训练水平全面过硬,每个课目都能立起标杆。
去年10月,李春组织队员们进行野外生存训练,5天时间每人仅带1日份食品,想坚持到最后就必须在山里就地取食。因为有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许多队员们见都没见过的野菜、野果等都成了李春的“口粮”,队员们饿得晕头转向时,他却在草丛里抓蛇和田鼠给自己加餐。
今年初,李春提出要尝试开展徒手攀岩训练,战士们面对陡峭的崖壁有些发怵。李春第一个上山崖做示范,并一边攀爬一边讲解动作要领。看到教员利索地攀到了崖顶,大家才慢慢打消了心理顾虑,投入到新课目训练中。了解李春的人都说,他的这些能耐是在对自己近乎冷血的严酷训练中得来的。
2013年,时任侦察班长的李春,参加“金鹰-2013”国际特种兵综合比武选拔。在强手如林的集训队,李春的基础并不占优势。为了不被淘汰,他给自己疯狂加压,精度射击每次必须打完1500发子弹,常常10公里武装越野奔袭到水库后,紧接着进行3个小时的游泳训练。3个月的训练时间里,李春磨破了5套迷彩服,穿坏了4双作战靴,累到拿不起碗、爬不起床几乎是家常便饭。但付出就有收获,练就过硬体能和射击技能的李春,如愿入选了参赛队。在国际赛场上,李春所在团队一举拿下国际特种兵比武团体第一名,个人获得特种射击科目单项冠军,荣立个人一等功。
从“冷血战士”到“冷血教头”,如今的李春不光想着自己要怎么练好练强,想得更多的是学习研究科学的训练方法,努力带出更多过硬的侦察兵。他结合自身训练、组训经验,先后摸索总结出30多种侦察兵训练方法,很多都被写进了旅训练教材,大大地提升了训练质效。
“今天组训心不够冷,明日战场血就会冷。”李春说,他的责任就是让每一名学员都带着一身过硬本领走向战场。近4年,李春带出了数百名侦察尖兵,其中17名战士在上级比武中摘金夺银,4人被保送提干。(鲁伦、刘华)
(解放军报·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