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网记者:有些读者觉得英雄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而您在书中亲切地称戴明盟为“盟盟”。您是怎样处理英雄人物形象与普通生活间的关系?
沙志亮:我也是海军航空兵出身,曾在海航机关任过新闻干事和宣传科长,经常下部队采访,和戴明盟认识得比较早,在我眼中他就是一个帅气的飞行员战友和邻家兄弟。私下里,我不叫他职务和全名,而是叫他“盟盟”。这是大家对他的昵称,非正式场合,都这样叫他,透着一股亲切和喜欢。英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就没有了神秘和光环。在我们眼中,英雄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有喜怒哀乐,因此在写作中我写出的是真实的他,而没有人为地拔高,这样才更可亲、可信、可敬。

“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戴明盟
中国军网记者:有评论说,这本书是一本绝好的青少年读物,因为您书中写了戴明盟的童年、少年的经历,您为什么从他小时候写起?在您看来,他的经历给青少年什么启示?
沙志亮:这本书我从戴明盟的童年写起,从他的故乡写起,其目的就是告诉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正是选择人生目标和树立远大志向的关键时期。古人云:“童蒙养正,少年养志,壮年养德。”青少年读者看了戴明盟的故事,一定大有益处。学习他不畏艰险,矢志强军,坚定不移,忠诚报国的精神,将奠定一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戴明盟在该书的扉页上寄语青少年:“永远对未知世界保持好奇心,并孜孜不倦去探求结果”,也一定会激励广大青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军网记者:您认为和平年代怎么才能写出军魂?在塑造当代军人形象方面,您积累了什么样的经验与我们分享?
沙志亮:我们现在是处在和平年代,而这和平环境是靠什么换来的?靠的是强大的祖国和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我这里特别要说的是有些部队和官兵是天天在战斗!尤其是海军航空兵的歼击机飞行员,他们天天要参加战斗值班,每当外机来侦察骚扰时,要天天战斗起飞,驱赶那些窥伺我大河好山的外来飞机和舰船。“海空卫士”王伟就是在战斗起飞中壮烈殉国的,是在驱赶美国侦察机时牺牲的。军人没有和平时期,只有备战年代和战斗年代。他们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奉献青春、奉献生命!写出他们的精神和魂魄是我们军旅作家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海军辽宁舰。 李唐 摄
●精彩书摘
惊天一着写传奇!冲天一跃扬国威!
他从长江要津的一座小镇里走来。
他在西部戈壁沙滩上空练翼展翅。
他在波涛汹涌的海天之上穿云破雾。
他是国产新型舰载战斗机歼-15的英勇试飞者。
他第一个驾“飞鲨”在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降落起飞。
他被中央军委授予“航母战斗机英雄试飞员”荣誉称号。
他率歼-15机群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米秒不差飞越天安门。
他和战友们受到习主席的亲切接见。
他是鹰阵的领飞者,现如今是中国第一支舰载战斗机部队的部队长。
他叫戴明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