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备纠察:我守护“军队的样子”

来源:中国国防报 作者:王少亭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1-08 10:03:55

监督是主责,服务是本质

“南腔北调难不倒,方言土话能听懂,日常英语问不倒,地理位置一口清。”这两年,徐州警备司令部把熟悉徐州地理环境、听懂各地方言、掌握日常英语会话作为执勤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大家熟记交通路线、名胜古迹、街道方位等重要信息,为群众提供服务。纠察官兵在用实际行动丰富警备工作内涵的同时,也从工作中找到了自信。

“警备纠察是什么?主要任务又有哪些?”这些问题若是说不清,警备工作就无法健康发展。2013年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备条令》指出:警备工作是指军队按照区域组织实施的对军人、军车在营区外活动进行的管理监督工作。主要任务是维护军容风纪,维护军车运行秩序和交通安全,按照规定职权查处假冒军人、假冒军车和假冒军队单位,维护军队形象和外出军人合法权益,执行临时警戒勤务。

“监督是主责,服务是本质。新时代警备工作强烈呼唤‘平时与战时相统一,监督与服务相统一’模式。”陆军指挥学院训练管理系教授刘自利认为,新形势下应更准确定位警备工作职能,健全完善警备法规体系,进一步明晰工作权责、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要求,形成衔接配套、具体细化的法规体系,为警备工作规范运行、发挥作用提供保障,为提高警备工作正规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奠定基础。

创新辟蹊径,实践出真知。近年来,全军各级警备部门结合职能任务积极创新实践,在军事活动区域管理、警备业务建设、执勤能力培训、检查纠察勤务组织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信息时代是‘全民皆记者’的时代,警备纠察工作面临更多挑战,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舆论事件,这促使我们在执勤过程中,更加注重程序、强调规范。”负责警备工作的江苏省军区办公室参谋芮建伟说。

2017年以来,江苏省军区要求警备纠察人员在执勤过程中,必须全程携带军车号牌检测仪、执法记录仪,既为纠察官兵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也有力推动执勤人员作风转变。“过去科技水平落后,一些驾驶假冒军车的不法分子总赖账,时常有抵触执法的情况发生。现在有了各种科技手段,对方一看你的装备,就知道自己露馅穿帮了。”某军分区纠察队战士杨友浩说。

“时代在变,警备工作只有因势施策,才能与时俱进。”浙江省军区战备建设局参谋余仲明表示,如今,各地警备工作正在完成“五个转变一个拓展”:职责由监督检查向服务保障转变、功能由维护军人形象向展示军人形象转变、对象由现役军人为主向假冒军人为主转变、重点由缉查军人军车违章违纪向打击地方人员涉军犯罪转变、模式由警备纠察“单打独斗”向军警民联合执法转变、时域由定期地面巡逻向全时网上纠察拓展。

改变来的往往比预想得要快。2018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试行)》颁布施行,新条令取消“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的规定,明确“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军装,也可以着便服”。

这一规定施行后,各地正逐步加大对外出军人的检查纠察力度,并会同地方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假冒军人等违法行为,维护军队良好形象。可喜的是,军民融合的力量格局正日臻完善,军警联手的执法模式已成为常态。2018年5月23日,宁夏军区警备纠察队与公安机关配合,处理了一起假冒军车行为;25日,四川省攀枝花军分区与公安机关紧密协作,打掉一个多人组成的涉军非法组织;27日,甘肃省军区警备纠察队接到地方公安机关通报后,立即前往协查,及时防止一起假冒军人实施诈骗的案件。据《全军警备工作情况》通报显示,仅2018年5月份,多地就连续破获5起涉军违法案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