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卫国英雄邵作信:老秃山血战的不朽军魂

来源:国防部网 作者:崔东浩 苏宗义 邵海鹏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1-22 16:30:34

到达敌背后高地的一个半山腰后,他们发现这里的地势比老秃山还高,老秃山背面的地形、工事、坦克位置尽收眼底,在找到观测位置后,为避免暴露自己,两名战士趁夜返回营地,邵排长和炮兵副排长就潜伏下来用枯草树枝进行了伪装。316日,他们把发现的敌工事、地堡、坦克位置侦察清楚后,炮兵副排长将这些都标注在了图上。在316日夜,他们最终完成了任务并且顺利返回阵地。

邵作信获得的各种荣誉勋章。

为了尽量减少冲击距离,部队利用暗夜,进入阵地前沿已挖好的屯兵坑道。3231930分,开始炮火急袭后,部队立即发起攻击,战士们英勇顽强,向指定目标冲击。副排长刚冲到第一道铁丝网就被硫磷弹击中了,邵排长和战士刘风楼对其头部身上各撒一泡尿,帮其灭火。由于在炮火急袭中,二连的通路已开辟,所在部队的冲击比较顺利,并一举夺取老秃山主峰。夺取主峰后,邵排长带领他的排向17号高地冲击,清扫残敌,他当时冲在最前面,没有走交通壕。由于阵地表面尘土太厚,苏制轮盘枪就不能使用了,那时敌人在洞中还未出来,见到敌暗堡他就投手榴弹,在一个敌人暗堡前,他看到一个美国士兵头戴钢盔从暗堡中出来,在照明弹的映射下,都互相看到了对方,邵排长把最后一颗手榴弹向敌暗堡投去,敌人撤回暗堡,这时他才发现冲的太快,后续战友还没上来,他决心一定要守住这个洞口,绝不能让敌人出来,等了一会,洞里的敌人又要出来了,敌人走到洞口时,邵排长急中生智挥动右臂做出投弹动作,敌人又退回洞内,这样反复了两次,直至战友赶到,才用火箭筒摧毁了敌人暗堡。

老舍小说《无名高地有了名》中赵作新排长以邵作信为原型。

后来,著名作家老舍来到邵排长所在部采访,写下了战地报道《无名高地有了名》,书中在第九章战前准备,一名步兵排长和一名炮兵副排长深入敌后侦察,为部队全面了解老秃山背后的地形工事做了巨大贡献,在老舍笔下这两位排长“两位功臣、智勇双全、胆大包身、心细如发”中的那位步兵排长就是邵排长(老舍的笔下为赵作新)。

邵作信曾感慨道:“我哪里有像书中写的这样完美啊!”

几十年过去了,邵作信想起当年英勇牺牲的战友,他经常说:“我们这些从枪林弹雨中活过来的人很幸运。”说着,眼中便泛起了泪花,“大家要好好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和幸福啊!”

  县委及县政府赠送纪念品。

在当年那种艰苦的条件下,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亿万中国人民,多少英雄们选择了放弃自己的一切乃至失去生命去换取最终的胜利。在和平的今天,他们或许默默无闻,甚至成了无名英雄,悄然离世后就再也不为人知,但是他们的光辉与奉献则被镌刻在丰碑之上,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最后,让我们向邵作信老人和所有当年为了人民安居乐业、保家卫国与祖国发展事业而奋勇战斗的卫国英雄们致敬!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