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教书育人的军旅园丁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建伟 张宁等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19-09-17 08:45:55

“我会在这里长久守候”

——记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陈少昌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熊 峰 张 静

人物小传:陈少昌,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院校教学工作,围绕实战深入研究教学理论创新,着眼打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成绩斐然。曾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荣立二等功1次。今年教师节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

“我会在这里长久守候,即使夜深了,也会给你留着灯留着门——只是,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而且我相信,你是有出息的孩子,你一定是有出息的孩子!”

谁能想到,这样“文艺”的一幕,竟然出现在海军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陈少昌主讲的《模拟电子线路》课堂上。前不久,陈少昌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当堂宣读了这封写给66个学员的信。当时,课堂鸦雀无声,学员们认真聆听,不少人眼含热泪……那一刻,大家都强烈地感觉到“托付与领受”的那份庄严。

这是陈少昌教学改革中无数精彩镜头中的一个。执教多年来,他始终把调动学员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前提,把提升学员信息思维作为教改的方向,探索了很多新颖的理论和方法。

2012年,陈少昌从行政领导转任教员,主讲《模拟电子线路》课程。他清楚自己肩上担负的责任:现代战争的核心是制信息权,而信息的本质是信号,信号的载体是电子。这门课看似很基础,但教好这门课,对提升学员的信息思维、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

为此,陈少昌查阅了国内外最前沿的教学资料,精心备课。可几堂课下来,他却发现:激情的讲解,换来的竟是学员木呆的表情。

“这不是我想要的课堂!”陈少昌反复追问自己:打赢明天的战争,我们应该培育什么样的指挥员?如何才能把信息作战的思维和种子,潜移默化地播撒进学员的心田?

经过攻关,陈少昌对电子技术类课程作了开创性改革,构建以综合实践项目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创新设置“随堂DIY”实验实践环节,要求学员自己动手设计制作各种“微电路微系统”,并构设全程能力考核评价、教学策略优化方法和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机制,拓展传统讨论式教学法的内涵和外延。

结果,学员们一下子找到了感觉,图书馆、会议室包括节假日的自习课里,到处都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身影。5年来,陈少昌指导学员完成综合实践作品1481件,获全国学科竞赛奖32项。

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首席教授,陈少昌深深感到,海军的转型发展需要大批素质过硬的人才,自己单打独斗力量有限,必须依靠团队力量。为此,陈少昌积极倡导并牵头成立全军院校首个“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俱乐部”。由于教改成绩突出,他受邀在军地高校进行了85场专题报告,“五要素讨论式教学法”被12所高校借鉴应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