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驻澳门部队,遇见骑摩托车的女兵

来源: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明亮 孙伟帅 方钊 责任编辑:丁杨 2019-12-17 09:17:31

“喂,您好,请问接哪里?……好的,请稍等。”甜美的女声伴着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从驻澳门部队的话务机房中传出来。接电话的人,正是女兵杨玲。就在即将进行摩托车特技表演的前几天,杨玲和其他几位参加表演的战友依然在机房参与值班。

对这些女兵来说,转接电话、参加日常军事训练才是她们的日常。她们和所有话务女兵一样,要背记上千个号码,要练就“口、耳、脑、手”的过硬专业素质。夜晚的走廊上、清晨的院子里都有她们训练的身影。

“但不是谁都有机会骑摩托车的!也不是谁都有机会骑了摩托车就能参加军营开放日的表演!”此刻,坐在我面前的杨玲满脸自豪,讲起她和战友们骑摩托车的经历,语气里尽是兴奋。

见到这些女兵的第一眼,你很难想象她们就是在军营开放日做摩托车特技表演的人。眼前的她们,几乎都是90后,清秀的面容配上齐耳的短发,哪怕这是制式打扮,也遮不住她们神态里的温婉。尤其是她们一开口,长期在接线工作中形成的温柔甜美的声线,会让你有种是和邻家小妹聊天的感觉。

但在驻澳门部队,正是这些看起来温柔的“邻家小妹”担纲了让人尖叫的摩托车特技表演,这群年轻的通信女兵也被许许多多人误以为是特种兵。

四川姑娘宁佚在2019年的军营开放日上成为摩托车特技表演的一员,这是她参军入伍的第二年,能在义务兵阶段就成为其中一分子,宁佚特别骄傲。来自场上的欢呼让这个1996年出生的小女生“兴奋到不行”,但最让她印象深刻的,还是她第一次“驯服”了翻斗摩托车。

那一天,已经完成初级驾驶训练的宁佚又一次来到训练场。拍拍身旁的摩托车,宁佚潇洒地跨了上去。

“当时根本不会想摔不摔跤的问题,真能让斗子翘起来,就是摔一下也认了。”宁佚揉揉头发,笑嘻嘻地回忆着几个月前训练的场景。

“轰——”几辆摩托车一起启动,机油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宁佚的目光盯着前方的带教班长,紧紧跟随,却又保持着一小段“安全距离”。站在一旁的教官认真地观察着宁佚的状态,终于,在宁佚绕场两周后,教官下达了翘边斗的口令。

一阵风从耳边呼啸而过,宁佚右耳旁的“自然卷”顺势飞扬。她屏住呼吸,将更多力道灌注进两条胳膊,眉头轻轻一皱,身体重心压向左边。

“哇!成功了!”站在一旁的战友开心地大叫起来。只见宁佚摩托车的边斗一侧已经抬离地面,半拉车身逐渐悬空,她谨慎地操纵着摩托车继续前行。跑出十几米后,宁佚再次调整重心,稳稳地将摩托车压回地面。紧接着一个帅气的急转弯,摩托车发出高亢的嘶吼,宁佚将车开回到教官和战友身旁,一个急刹停了下来。

战友们一拥而上,拥抱着彼此开心地笑着。这是这群通信女兵无数训练场景中的一个,每当有人完成一项特技动作,每当有人做完一套特技表演,她们总会以最简单的方式——拥抱和欢笑来庆祝“小目标”的达成,也正是这简单却又让人激动的庆祝方式里,藏着她们不为人知的付出。

张健华曾“结结实实地摔过一跤”。那是在一次训练中,由于摩托车速度过快,转弯时突然失控,张健华连人带车翻倒在地,她瘦小的身躯也被重重压在摩托车下。战友们急忙跑来扶起了摩托车,把张健华拉了起来。张健华的第一反应不是看自己的伤,而是一瘸一拐地跑向摩托车。

战友们心疼地看着张健华已经流血的手,张健华心疼地看着自己摔坏的摩托车吧嗒吧嗒掉眼泪。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