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最美家庭”的幸福观: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柯鳗 朱雄滔 徐锦秀 责任编辑:李晶 2020-01-30 09:40:59

严冬一家人录制全国“最美家庭”特别节目现场。资料图片

严冬的两个女儿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父亲。黄 变摄

海军第27批护航编队返回母港,严冬和家人在码头团聚。严长林摄

一个“最美家庭”的幸福观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柯鳗 通讯员 朱雄滔

“那时深藏一个梦想,长大嫁个小连长。她将陪他从连长做起,做到营长,再到团长,她陪他去边疆,去前沿……”

打开10年前的日记本,扉页上作家严歌苓这句话跳到军嫂黄变眼前。

那是2010年的一天,黄变兴奋得几乎整夜没睡。看着窗外渐渐明亮起来的阳光,她的内心开始幻想婚礼的现场,期待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嫂。

10年后,黄变终于明白军嫂这两个字的含义。如果说军人始终保持着冲锋的姿势,那么军人的家庭则始终保持着守望的姿态。

这不是苦情的等待,而是一种感情、一种责任、一种道义,一种“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的相濡以沫。

时光流转,无数个军人家庭展现出的这种精神永不过时。在强军兴军的征程中,海军某部军官严冬和军嫂黄变见证着一个时代的跨越,更收获了改革浪潮里温暖的幸福。

“我这辈子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爱上你”

绚丽的灯光、闪亮的舞台、热烈的掌声……一身“浪花白”的海军军官严冬牵着妻子黄变,款款走上央视舞台。

严冬深情地拥抱着妻子说:“我这辈子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爱上你。”那一刻,这个百感交集的军嫂眼里泛出泪花。

把时间调回2010年,刚刚组建小家庭的他们,从未想过自己会成为3000对全国“最美家庭”代表之一,在全国观众面前接受这份如此隆重的荣誉。

什么样的爱情最动人?是革命年代的同生共死?是不顾一切化茧成蝶的爱情绝唱?还是严冬和黄变这种右手敬礼、左手牵你的相互支持?谁也说不清楚,但无论哪一种,似乎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

在一次慰问活动上,肩扛“一杠两星”的严冬,遇到了海口市民政局双拥办科员黄变。作为双方对接人员,这对年轻人互留了手机号码。那时的黄变怎么也没想到,眼前这个高大帅气的海军中尉,会成为自己的丈夫。

“累了吧?你先歇会儿,我一会儿就干完了。”每次开展双拥活动,严冬都会主动把重活儿、累活儿揽过来。那时候,黄变对军人的印象还停留在“热血得有点像莽夫的人”。从严冬身上,她感受到了一种耐心细致。

黄变仔细观察着这个小伙子,他那超越年龄的成熟稳重,打破了自己对军人原有的印象。回忆起那一幕,黄变仍然感慨:“是他,让我对军人产生了一种崇拜之情。”

爱情,有时候就是需要一点化学反应。有时候,这个害羞的女孩会给满头大汗的严冬递一瓶水,帮他擦擦头上的汗。后来,她也收到了严冬拾的一些漂亮的贝壳和录制的海浪声音。

“爱情就是放手一搏,我想我们都赢了。”2019年5月15日,全国“最美家庭”评选结果揭晓,严冬一家以高票当选,大家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只有他俩清楚,这份荣光背后有不寻常的付出。

刚结婚两个月时,严冬遇到一个重要选择。那天回到家,他几次欲言又止。细心的黄变看出了丈夫的异样:“你是不是有话要和我说?”

“海口舰要去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第6批护航任务,组织想让我参加,又考虑到我刚结婚,所以让我回家问问你的意见……”严冬实话实说。

索马里有多远?黄变在脑海中搜寻着这个陌生的地方。她只知道那里拥有非洲最长的海岸线,海盗猖獗。

“打海盗会不会有危险?要去多久?”话到嘴边,黄变又咽了回去。

前段时间,黄变工作特别忙,几乎不着家。可丈夫不曾埋怨,还帮她想办法完成任务。

一幕幕涌上心头。“如果你想去,我全力支持你。”黄变脱口而出。

没有更多的对话,两人定下了这件事。

出征那天,战舰解缆起航,在大海中犁出一道道美丽的浪花。站在码头痴痴遥望的黄变,多想化成这浪花,追随爱人的航迹远行。

回到家,看着床头和窗户上贴着的喜字,黄变发起呆。她深爱的男人也深爱着大海,于是这个“深蓝梦”也成为两个人共同的梦。她的目光开始追随战舰,追随那片大海。

“唯一不敢直面的就是家人的眼睛”

爱情的小船航行在汪洋大海,难免遇到风浪。

那年夏天,海南岛异常闷热,就连凉爽的海边也感觉不到微风。烈日当空,一切都在预示着一场超强台风即将登陆。

果然,“威马逊”一路肆虐,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整个海南岛。

铝合金窗户、木门、餐桌、沙发……家里的物品无一幸免,全部遭殃。望着一片狼藉的新房,怀孕8个多月的黄变害怕极了,不得不躲进卫生间里。

此刻,严冬正在部队紧张地组织防台风工作。他想到了妻子,但实在忙得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在卫生间和自己作了半个多小时思想斗争后,黄变决定打个电话。

电话接通了,风声、雨声、噼里啪啦的响声一股脑儿传来,接到电话的瞬间,严冬心都揪了起来:“别害怕,你先在卫生间躲一躲,过两天我就回去。”

两天后,严冬着急忙慌地递交了请假报告单。“老婆,我刚请了假,一会儿就回家照顾你!”严冬边跑边给黄变打电话。本来,黄变还有点赌气,可是听到他气喘吁吁的声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着什么急,小心把鞋子跑掉。当初成家都没难倒我,现在‘灾后重建’还能难倒我吗?我自己能收拾。”

也许,在他们眼里,军人家庭的爱就像风筝一样,风再大、飞再远,手中的线就是家的方向。

“我对得起这片大海,真的只能对不起你,忍受了太多分离,我为你默默敬一个军礼……”每次严冬执行任务前,妻子都会听《只能对不起你》这首歌。严冬总是打趣地问:“听了这么多遍,还没有听腻呀?”殊不知,黄变听的哪里是歌,分明是曲中人的心情。

“我们敢于直面战争,敢于直面惊涛骇浪,敢于直面穷凶极恶的敌人,但是唯一不敢直面的就是家人的眼睛。”严冬的心中,何尝没有愧疚。

当舰艇兵的妻子很难,但黄变并未因此退缩。“爱他,就愿意为在前方冲锋的他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营造一个安稳的后方,让他心无旁骛地保家卫国。”黄变一直有着这样的信念。

从新婚燕尔时目送丈夫远赴亚丁湾,到孝敬双方父母,再到生孩子前独自驾车到医院……每次打电话,黄变都会跟严冬说:“你放心,家里一切都好。”

严冬深知,这不仅是一句安慰,更是实实在在的付出。正是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才让他保家卫国的信念更加坚定。

那年,海口舰停靠外国港口时举行舰艇开放日活动,一位阔别祖国30多年的老华侨在家人搀扶下登上舰艇。严冬拉着老人的手说:“军舰是流动的国土,登上海口舰,您脚下就是中国。”听完这句话,老华侨流着泪俯下身亲吻了一下海口舰的甲板。这一幕让在场所有官兵感动不已。

“那一刻,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守护,军人家庭所有的付出,都得到了肯定和鼓舞。”舰艇返航后,严冬和家人说起当时的情景,感叹不已。

军人家庭有两个面。一面,是坚强、付出和牺牲;另一面是人民的期望、祖国的强盛。

每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异国他乡,严冬都会在心中默念这句话:“我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爸爸的家在大船上”

“团团、圆圆,快来让爸爸看看你们又长高了多少!”每次风尘仆仆回到家里,还没等严冬喊完这句话,两个女儿就蹦蹦跳跳跑到他面前,嚷着让爸爸给她们量身高。

这是父女之间的默契,也是孩子们的贴心之处。见到爸爸,两个小家伙开心得上蹿下跳。

“别人的孩子是一点一点长高的,你的女儿是一截一截长高的。”黄变故意调侃丈夫,“你要是常回家,她们可不会像现在这样主动要求量身高。”

的确,女儿们的每一点小变化在严冬眼里都是那么令人惊喜。舰艇上的水兵常年执行远洋护航、中外联演、战备巡逻等重大任务,一出海就是好几个月,动不动就“玩失踪”,是名副其实的“失联人员”。当初,严冬和黄变给两个宝贝女儿取名团团和圆圆,就是期盼一家人能多点团圆的时间。

一天晚上,黄变给女儿们盖好被子正准备关灯时,大女儿突然问:“妈妈,爸爸怎么还不回他家呀?”

“爸爸正在休假,他不是在家里陪你们玩了好几天吗?”黄变疑惑地问。

“不对,爸爸的家在大船上。”女儿认真地纠正着。

原来,孩子们一直以为爸爸的家在军舰上。这让严冬和黄变哭笑不得。

严冬休假结束后,大女儿画了一幅画送给他。画里有蓝色的大海、威武的军舰、穿着军装的爸爸,旁边的角落里是牵着女儿们的妈妈。画上还用稚嫩的笔触写着一行小字“我爱爸爸”。

那一刻,严冬和黄变明白,家国情怀早已在女儿幼小的心田生根发芽,这是军人家庭独特的“红色基因”。

“以前,妻子总说两个女儿崇拜我,一说起爸爸就学着敬军礼,我还以为是开玩笑呢。”严冬专门买了一个画框,把这份最珍贵的礼物精心珍藏,还用手机拍下,每当出海执行任务,都要拿出来反复看。

军旗猎猎,人声鼎沸。2017年8月1日,这一天是军人的节日,也是海口舰执行第27批亚丁湾护航任务起航的日子。

太阳还没升起来,黄变已经起身。一大早,她就带着两个女儿赶到码头为丈夫送行。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了,不同的是如今的黄变已经成为母亲,柔弱的肩膀变得坚强。

以前离别,满是伤感和不舍。经历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黄变心中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懂事的女儿抱着爸爸说:“爸爸,你打海盗要注意安全,我会好好听妈妈的话,回来记得给我买玩具啊……”

“我庆幸自己是其中一员”

三亚到海口,不足300公里。对严冬和黄变来说,刚有孩子那几年,这并不算长的300公里,竟像是银河上架起的鹊桥那样长。

“那时候和他见一面,来回需要花费六七个小时。”在黄变的记忆中,这段路途曾经十分艰辛,先是乘大巴,后是转公交,再后来好不容易有了动车,带着两个孩子排队又成了头疼的问题。

“现在,车站有了军人依法优先通道,我们两个小时就能见上面。”黄变自豪地说。如今,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出行场所开通“军人依法优先”绿色通道,军人和军属在购票、改签、安检、候车等环节,都能享受优先服务。“只要有空,我能随时带着孩子去三亚和他团聚。”言语间,黄变的脸上露出甜蜜笑容。

让军人过上体面的生活。党的十九大后,“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等一系列提高军人社会地位的政策正在稳步推进、落实。

随着各项惠军政策相继实施,作为军嫂和惠军措施的末端落实者,在双拥办上班的黄变工作起来劲头更足,也更加自信。

“工资越来越高,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家属看病也不愁了……”说起这几年自己家庭的获得感,严冬脸上写满幸福。

2018年5月16日,海口舰第一次“回娘家”,停靠在海口市举行舰艇开放日。一个是时任海口舰副政委,一个是海口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严冬和黄变齐心协力组织协调共建活动。

当悬挂满旗的战舰缓缓驶入海口秀英港码头,早已等候在码头的民众开始欢呼雀跃,迎接这艘满载荣耀的战舰。

在舰艏站坡的严冬,在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家人。

“当驰骋海疆的战舰接受人民检阅,我庆幸自己是其中一员,那种骄傲和自豪会无限扩大。”一种由内到外的自豪感涌上严冬心头。

望着缓缓驶来的威武战舰,团团和圆圆一边跳着一边大喊:“爸爸在那!爸爸在那!”

黄变的眼泪流了下来。当深爱的人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面前,她感到一切都值了。

军人的爱情也有两面,一面是军人的忠诚,一面是军属的守护。

严冬和黄变的故事,在千万个军人家庭中不断上演。当我们惊叹于他们的默契与坚守时,更能感受到他们炙热又永恒的心。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徐锦秀

随军的日子里,我看到很多和我一样的军嫂,生活里最多的两个字就是“守望”。这种“守望”成为最具个性也最具集体性的姿态。无数个小家庭,拼起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和意味深长。

回想自己随军这几年,点点滴滴浮现眼前。因为经历,所以懂得。在大家的感染下,我曾写过一本书。这本《随军行》记录了新时代女性如何成为新时代军嫂,为自己和她们画了一幅真实的“画像”。

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忙碌,无处不在的焦虑,独自育儿的茫然……“老公不在”这件事,让她们把锅碗瓢盆的交响曲变成一个人的独角戏。

时代在变,军嫂的形象也在变。她们的人生不仅仅只有爱情和孩子,如何创造美好的优质生活才是根本。努力工作、快乐学习,百转千回之后,她们仍然有爱的能力,既能在城堡里享受生活,也能在废墟上重建生活。

她们懂得管理自己的人生,会平衡家庭、职业、兴趣和生活;她们善做军人丈夫的支持者,把家里一切打理妥当;她们像海水一样沉静博大,又像火焰一般热情干练。

她们是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更新自我的人。如同港湾,她们让军人的伤痛和疲惫得以抚慰歇息;如同三角梅,她们有着对军人倾心相与的热烈情感,也有爱情之外对生活的无限创造和热爱。

如果说军人上演着“最美逆行”,为万家团圆负重前行,那军嫂们就是军人家庭的“守护神”,如同大海深处的“定海神针”。任凭狂风席卷,波涛汹涌,她们都能用纤弱的双手抚平生活的褶皱。

新时代军嫂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理智与情感兼备的形象。她们从来不相信“生活在别处”,而是在人生旅途上奋斗不息努力创造,懂得将“小爱”转化为生命力,在生活的挤压里奋力向上,成为一个生动可爱的人。

她们有明晰的目标,能认清自我需求。比如军嫂黄变,在筹备舰艇开放日的那段日子,日常工作不能耽误,两个孩子需要照顾,还要完成好这项军民共建的重大活动,压力可想而知。但她在丈夫严冬的鼓励下不断突破自己,组织队员团结协作。当海口舰出现在港口那一刻,看到自发在码头迎接官兵的民众,她也更加理解了军人的神圣和不易。

她们从不给自己设限,习惯跨出舒适区。许多军嫂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下班晚了一个人打车回家,为了工作加班到深夜,生孩子时丈夫不能陪伴左右,产假尚未休完就回到工作岗位……但是回过头仔细想想,撕掉军嫂的标签,这不也是每一名新时代女性的寻常生活吗?

的确,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军嫂们也在进步。她们在与军人的相爱相知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我们坚信,一个勇敢、独立、坚韧的新时代军嫂,可以拥有无限可能。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