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就是了!运-20系统工程师何朋举:托举“鲲鹏”高飞远航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刘书 责任编辑:丁杨 2020-06-09 08:58:05

运-20系统工程师何朋举(右)与飞行员交流。叶贵童 摄

“排除故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何朋举的办公室门口经常挤满了人。“忙!”这是何朋举担任运-20系统工程师以来最直观的感受。

为前来咨询的机务人员提出故障解决办法,给制订飞行计划的空勤人员提供数据参考,和工业部门进行技术对接提出改进建议……大家笑称,系统工程师们的办公室就像个菜市场,你来我往,人声鼎沸,讨论的都是和“胖妞”有关的问题。

“现在比刚开始的时候轻松多了!”运-20刚列装时,何朋举在办公室待的时间并不长,许多时候,他在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学习、开会、搜集资料。

“上午在部队,下午奔外地,晚上又飞到另一个地方!”因为系统工程师人数有限,一名系统工程师分管多个系统,需要经常到有关单位出差。一个星期往返外地多次,这是何朋举等几名系统工程师的常态。

机务大队的战友们给系统工程师取了个外号——“移动的数据库”,意思是他们“内存”很大,当保障一线需要配合解决故障问题时,能及时给出科学合理的评估。

“移动的数据库”可不是好当的。这需要系统工程师全面涉猎新机各方面知识,想方设法获取更多数据资料,尽全力扩大知识范围,才能在飞机出现问题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不久前的一次排除故障经历,让何朋举记忆犹新。那次,运-20某系统出现问题,工厂、专家、部队三方合力,找了几天都没探究到根源。最终,几经波折,他们才锁定问题出现在液压泵上。

其实,刚开始排查时,何朋举就怀疑是液压泵出了问题。可是,当时他没有第一时间进行细致排查,理论数据不充分,导致团队白白浪费了几天时间。

“排除故障,是最好学习方式。”挑战越难,研究得越深入,就越能提升能力。随后,何朋举找出了数据库中所有和液压系统相关的资料,花了7天时间整合理解归纳,同时摸排探查了全部运-20的液压系统。

现在,每排除一个故障、研究一个项目,何朋举都会用详实的理论和数据作为支撑,再结合实际分析制订排除故障方案,保障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学习、研究、总结,再学习、再研究、再总结。系统工程师专业知识不断升级迭代的背后,是运-20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大大延长。

“新的故障模式会不断地出现,我们也要不断地总结提炼!”尽管工作烦琐复杂,巨大的压力令他说梦话时都在排除故障;尽管经常出差,时不时有这样那样的抱怨,但何朋举那颗倔强的探索之心从未停下。他喜欢运-20系统工程师这个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