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龙:我是新时代的一朵浪花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谭靓青 王冠彪 责任编辑:乌铭琪 2020-07-01 11:04:29

南昌舰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在战位上。

一朵浪花,在波澜壮阔的海上,好像随时会消失。可是,在一朵又一朵浪花推动下,“中国号”这艘时代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前行。

南昌舰上有数百名舰员,人民军队有百万官兵,中国共产党有九千多万党员。当一朵朵时代浪花汇聚在一起,足以形成助推南昌舰、人民海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前进的澎湃动力。

当南昌舰刷上“101”舷号那一刻

阳春三月,长江尽头。

站在南昌舰侧面搭建的脚手架上,工人们拎着油漆桶,一点点为南昌舰刷上舷号。

在这艘万吨巨舰上,即使是视线中看起来很小的1和0这两个数字,其实都有几米高。左舷右舷两侧的两组“101”,工人们足足刷了2天。

站在码头上,对海作战部门作战长于景龙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然后接着抬头。注视着浅灰色的舰艏侧面白色的“101”,他心绪翻腾。

这一刻,南昌舰像是完成了一次新生。在此之前,于景龙曾不止一次猜测过这艘巨舰会被赋予什么舷号。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还是按捺不住内心的骄傲和兴奋。

“101”这个舷号不仅刷在舰上,也烙印在于景龙心上。过了几天,他特意申请了一个尾号为“101”的手机号。

“在所有海军官兵心中,‘101’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于景龙眼中,能够在舷号为“101”的军舰上服役,是一种幸运。

在南昌舰泊地几十公里外的青岛海军博物馆,陈列着另一艘舷号同样为“101”的退役军舰“鞍山号”。66年前,人民海军第一支驱逐舰部队在青岛成立,“鞍山号”正是首批两艘战舰之一。

作为海军水面战舰“四大金刚”之首,“鞍山号”1972年被赋予“101”这一特殊舷号。

可以说,101舰就是人民海军驱逐舰事业的起点。

2002年,于景龙考入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时,功勋赫赫的“鞍山号”早已退役10年。

在海军博物馆,还是学员的于景龙登上了这艘人民海军曾经的“旗舰”,他不曾想到也不敢想象,有一天自己能够在新一代101舰上服役。

如今,南昌舰传承了“101”这个光荣的舷号。在人民海军驱逐舰中,它是当之无愧的新一代“旗舰”——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万吨级驱逐舰,南昌舰先后突破了大型舰艇总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

“当南昌舰刷上‘101’舷号那一刻,就免不了被拿来作比较。”于景龙和战友们知道,世界上还有一些先进的驱逐舰,舷号也是“101”。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舷号也是对人民海军快速发展的一份期许。

“过去我们参加的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可供复习参考的;现在,我们南昌舰是同型首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首批舰员已经成了编写教材的人。”于景龙感慨地说:“要拿100分,必须付出百分之一百零一的努力。”

装备跨越式发展,带给舰员们前所未有的紧迫感。101,也是100加1。这对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无形的鞭策。

南昌舰的武器种类在我国现役舰艇中居于首位。“目前,我们的主炮口径最大,副炮也是最新式的。”为了能在实战中更好地驾驭多种先进武器,于景龙加入了枪炮业务长邢加济成立的“超级射击俱乐部”。因为身材魁梧,他被大家称为“大龙”。

射击理念、实战模拟……这些都是于景龙平时热衷的话题。在讨论中,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射商”的概念,对官兵射击品质与素养进行综合评价。

“我创下的两项训练纪录,至今无人超越。”谈论到枪炮、机械等专业领域时,于景龙洋溢着自信。

在南昌舰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幅画,上书8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驱涛万里,伏波安澜”。

万里安澜,有赖于更多101舰这样先进的战舰,更有赖于许许多多勇于当先锋、打头阵的海军官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