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第71集团军某旅官兵在抗洪一线用“泥蛋糕”庆祝生日。李 政摄
我用铁锹切“蛋糕”
时 间:7月16日22时
讲述人:连长 曹进国
“嘟嘟嘟……”7月16日早上5点,还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急促的哨音惊醒。
连续多日高强度的抗洪任务,让我和连队战友们格外疲惫。
我下意识坐了起来,可人还是有点懵。原来,安庆市永乐圩防守段水位急剧上涨,出现多个管涌群,情况十分危急。
我们到达现场后,发现有一处纵深约40米的环形管涌区。这是我们营的任务段。前两天,我们已经在管涌区域抢筑了高约80厘米的围堰。由于持续强降水,水位再次濒临圩坝顶端。
随着水位差压力增大,管涌区域不断渗出大量泥水。如果不及时处理,管涌将会掏空地基,导致溃堤,直接威胁到下游人民群众和良田的安全。
时间不等人。这个时候,多等一秒,危险就多增加一分。
旅政委何少波立即在现场召集我们开会。“情况很危险,我不多说,简要作个部署……”政委语速很快、语气很急。
几分钟后,我们马上展开部署,成立“百人突击队”,冒着暴雨对环形管涌进行“大会战”。
从早上7点到晚上6点,我们全连扛着沙袋不停地在松软的围堰上跑。雨水、汗水和沙袋上渗出的泥浸满全身,每个人都变成了“雨衣泥人”。
在暴雨中干了一整天,我们将原来的沙袋墙加高至1米7,加宽至1米5,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及时有效控制住了险情。
经过连续奋战,许多官兵体力消耗很大。此刻,如果不能及时封堵管涌,洪水一旦冲开缺口,一整天的辛苦就都白费了。
关键时刻,政委做了“总攻”动员:“我们的‘铁军’在哪里?”“在这里!”
“我们‘攻坚劲旅’的传人在哪里?”“在这里!”
“完成此次任务最后的冲击,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有!有!”官兵们响亮回答。最终,在齐胸高的水塘中,我们转运沙石成功封堵管涌。
长时间的浸泡和高强度的体力消耗,掏空了我们的身体。看到许多战友上岸后腿一软直接瘫了下去,我真的非常心疼。
“管涌会战”胜利后,我也累得坐在地上睡着了。
我睡得正香时,突然被人摇醒。
“又发现新管涌了?”我条件反射般跳了起来。
不知是谁,用手捂住了我的眼睛,把我拉到了堤坝边。手松开那一刻,一块插着绿草的巨大“泥蛋糕”出现在我眼前,还是两层的!
昨天,妈妈还打来电话,提醒我快过生日了。不过,抗洪任务这么紧张,哪有心思过啊。
没想到,列兵张广建和我是同一天生日。我们俩被大伙簇拥在中间,唱生日歌、许愿,接着开始切“蛋糕”,刀叉就是抢险用的铁锹,盘子就是装土用的袋子。
我知道,作为“精益求精、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连的连长,平日里大家私下都觉得我挺“冷酷”。但今天他们把“泥蛋糕”抹在我脸上时,我心里其实特别甜,也特别暖。
原来,指导员曲京凡和排长宋紫阳,特意在任务间隙为我们策划了这场“战地生日会”。
没想到,这个“泥蛋糕”被拍成抖音发到网上,竟然火了。媳妇看了现场视频说:“心疼你一身泥水疲惫的样子,但我更为你自豪。”
大堤上吃到“家的味道”
时 间:7月18日20时
讲述人:指导员 贺智飞
7月18日,是我们“战斗堡垒模范连”来到抗洪大堤第6天。这几天,我在“感动”与“被感动”中度过。
昨天晚上10点多,我们从大堤上回到宿营点,召开骨干会商量第二天的工作。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报告,指导员,有人找你!”跟着哨兵走出宿舍,只见门口停了一辆小汽车,车上走下一个身穿白衣的女士。
“您是干部吗?”看我一脸疑惑,她热情地问。
“您好,我是连队指导员贺智飞!”我回答。
“我是本地的奶茶店主。今天有个顾客给你们订了110杯奶茶,请你们收下。”说着,她打开车后备厢,里面有整整5箱奶茶。
“我们有纪律,不能随便收群众的东西……”我很感动,但也有些为难。
原来,有个不愿透露名字的网友,看到部队在他家乡抗洪,想表达一下谢意,通过网购的方式为我们预订了奶茶。
“留言说,一定要让我把‘爱心奶茶’送给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奶茶店的“小姐姐”表示,无论如何都要完成顾客的心愿。
我一再推脱,也没能把奶茶“退”回去,只得让大家把奶茶领走。
“我也完成任务啦!”店主开心地回去了。
虽然干了一天活儿,大家很疲惫,但喝到这么暖心的奶茶,心里特别感动。
遗憾的是,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找到那位“最美奶茶网友”。我想代表全连官兵对他(她)说一声:谢谢了!
前天,兄弟连队曹进国连长和“泥蛋糕”的视频在网上火了。我们也想借助网友们的力量,找到送奶茶的他(她)。
群众能量大!昨天,驻地群众就“精准”找到部队,还连夜定做了两个奶油大蛋糕送到堤坝上,说是要“给兵哥哥补过生日”。布满水果的大蛋糕上,写着“你们辛苦了!”那一刻,咆哮的洪水仿佛都减弱了气势。
不光有奶茶和蛋糕,更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装步六连的战友们还在大堤上吃到了“家的味道”。
今天早上8点多,50多名“志愿者”阿姨,提着面粉和肉馅来到部队驻营地。
“你们年纪这么小,就担负着这么危险的任务,我们很心疼啊。”阿姨们分工明确、动作麻利,擀皮、和馅、包饺子……她们忙了5个多小时,包了3500多个饺子。
饺子煮好后,阿姨们又坐车、乘船,把饺子送到了大堤上。刚刚完成管涌封堵任务的官兵,端起还冒着热气的水饺,咬一口,热腾腾、香喷喷。
士兵郝继福夹起一个饺子放到嘴里,鼻子一酸:“有妈妈的味道……”
后来才知道,阿姨们因为道路不熟,走了不少冤枉路,到了以后又忙着给我们包水饺,自己都没顾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