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体验坦克开舱驾驶,双手冻到没知觉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杨晶 责任编辑:张宏洲 2018-03-02 20:57:50

常驻场站,守望关山一片情

记者来时,试验站里还算热闹,可等到寒区试验做完参试人员离开,站里就只剩下5个人,1名干部,4个兵,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一直坚守在此。

走进公寓楼,记者见到常驻场站的吴小弟和侯建伟。试验训练大队到来之前,他们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包括管道维修,靶场维护、清理积雪等。队伍走后,他们还要清洗被褥,检查线路,“我们也可以算是‘万能手’,啥都能干,线路、业务都得会”。来自山东临沂的吴小弟在此已工作了16年,平日里需要进行长期性的靶场巡逻,清除安全隐患。

试验站道路。解放军报客户端记者 杨晶

没有惊天动地,只有默默奉献,这就是陆军驻塔河严寒地区试验站官兵的生活。记者不禁想起《士兵突击》里的那句台词: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对此,常年驻站的人都有不同寻常的深切体会。

23岁的侯建伟来塔河已有3年,久经锻炼的他比同龄人显得更加成熟。

“当同龄人还在都市享受生活时,你却在这里守着试验站,这么多年,你想家吗?”

“留队是忠,回家是孝,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得好好干下去。过年时在山上值班,看到周围白雪皑皑光秃秃的环境,心里特别想家,但又没有办法和别人诉说,等中午和家人视频时,还得露着笑容,不能让家里人担心嘛。”

试验站外景。解放军报客户端记者杨晶

塔河县年平均气温-2.4℃,平均无霜期只有98天,严寒地区试验站更是艰苦寒冷,人迹罕至,想到此,记者不由地说:

“你们真是辛苦了!常年驻守在此很是不容易!”

“哪里哪里,和边防官兵比起来,我们已经条件不错啦。”吴小弟班长笑着说道。

很意外,原以为他们会借此机会倾诉一下自己的难处,却没想到是“身在苦中不言苦”。

“习惯了这里的环境后,这里就是家了。”

原来,站长刘兴旺为了改善驻站官兵的生活条件,特意增设了活动室和健身房,让官兵得以在单调的环境中丰富娱乐生活。担任站长期间,他积极推进双拥工作,巩固了良好融洽的军地关系。

“若不是职务调整,我宁愿想一直留在这里继续为试验站的建设出力。只有这样干下去,才能对得起身上的军装。即使来一位新任的站长,我也想带他一段时间,将这里的一切情况,包括军地关系的处理,毫无保留地传给我的继任者,让他能在这里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试验站建设地更好。“面对记者,刘兴旺这样感慨。

“黑龙江畔磨利剑,兴安岭下铸铁甲”。解放军报客户端记者杨晶

离开时,战士王金荣书桌上的一朵杜鹃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我年前回北京时摘的,别看这只是一根从地上捡的枝条,但已含苞欲放。塔河的冬天很萧索,只有枯树和皑皑白雪,但是你看有了这朵花就不一样了,给我们许多温暖的感觉。如果说我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那就是——‘盼望春天’”。

是啊,陆军某试验训练大队和寒区试验站的每名战友心中都有一个春天,但他们宁愿在塔河做一只逆行的“候鸟”,坚守在孤独、寂寞、寒冷的试验站,只为了装备性能的优良和战友的安全。(解放军报客户端记者 杨晶)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