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坪村红军楼。(中国军网记者 李佳垚 摄)
中国军网桂林7月6日电 记者李佳垚报道: 坐落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龙坪村的杨氏鼓楼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如今,杨氏鼓楼更多地作为红军楼为人所熟知。7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了红军楼,从当地党史专家的口中了解到,“红军楼”这个名字的由来,还得从85年前的一场大火说起。
据当地档案局党史专家赖若龙介绍,1934年12月10日,红军行军进入龙坪境内,当时村里的百姓受到国民党反动宣传的误导,误以为红军进村后会烧杀抢掠,村里的青壮年都逃到附近的山中避难,只剩下少数老弱仍留在村里。而红军进村之后简单安顿好,并没有过多打扰到当地百姓。
当天夜里,村中一处突然冒起火光,火势迅速蔓延,红军队伍中负责晚上站岗的卫兵最先发现火情。“红军首长迅速组织各级指战员救火、戒严,并调查发生火情的原因。”
“红军首长在扑灭了火之后分析,认为这场火起得蹊跷。怎么就刚好在红军进村的时候起火呢?这是想要坐实红军‘杀人放火’的恶名么?这一定是敌人为了败坏红军声望、挑拨红军与群众的关系而故意放的火。”赖若龙介绍道,“后来果然在村子里抓到了三个行踪鬼祟的人。后来经过审问,确认其中两个是国民党派来放火的特务,还有一个是早先逃进山里的村民。”
“这个村民在山上看见村里火光冲天,就想赶回来灭火,又怕被人发现,所以只好偷偷摸摸地潜进村子。因为行迹可疑,被红军警戒部队捉了回来。确定了身份后,红军就放他回家照顾他老父亲去了。”赖若龙说道。“至于那两个敌特,第二天被押到村里飞山庙进行公审。经过审讯,确认两个纵火特务是假扮挑夫混进红军队伍的。”
村民们发现是国民党特务放火栽赃,气愤不已,要求立刻处决这两个特务。“后来,红军还在飞山庙给受灾的百姓发放钱财救济。再想到前一晚红军战士奋力救火的样子,百姓们这才知道,自己之前被国民党的花言巧语给蒙蔽了。真正杀人放火的是国民党的军队,红军可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龙坪村党支部书记吴成干提到,当年红军战士进村的时候刚渡过湘江,大多都衣衫褴褛。第二天红军开拔上路时,百姓都赶过来给红军送草鞋、送干粮。村里两位会说汉语的侗民伍户斌和杨光耀还主动提出要为红军带路,既当向导又当翻译,带着红军战士翻过了山,一路把红军队伍送到了贵州黎平。
听完党史专家的叙述,记者不禁感慨:人民的队伍经得起人民的检验。无论敌人如何污蔑抹黑,红军为人民、为革命牺牲奉献的精神永远熠熠生辉。龙坪村的一把火揭开了敌人的丑恶面目,也点燃了红军与百姓的鱼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