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迎来首批粉丝观摩团

来源:"我们的太空"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8-07 08:26:03

海报创意设计:张学智

几日前

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亮相央视新闻

硬核的科技形象

炫酷的视觉观感

前卫的装潢风格

瞬间在粉丝团里炸开了锅

粉丝纷纷留言要

打卡新媒体中心

亲身体验太空舱

就在昨天

“太空舱”迎来了首批粉丝观摩团

他们都是“我们的太空”的忠实铁粉

带着满满的欣喜和向往

与太空来了一场亲密接触

一到达目的地

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粉丝们马不停蹄就和太空LOGO

来了个同框

引导员耐心讲解航天事业发展成就

粉丝细细品味航天精神食粮

粉丝在太空发展历程展示区驻足观看

仔细观看航天发展光辉历程

回望历史老照片

在航天员肖像和签名前驻足观看

见证祖国航天奇迹

不放过任何美美的瞬间

都要把它记录下来

走入太空门,进驻太空舱

耐心等待银幕开启

银幕开启

瞬间被它的美丽惊艳

活动结束后

粉丝们纷纷发来参观感悟

快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粉丝精彩留言

金 澄

上午的参观确实让人震撼,自去年4月24日“我们的太空”上线,仅仅四百余天,九微一体,全面推进,搭载现下最流行的网络平台,弘扬主旋律,宣传正能量,传播航天文化,贴近百姓生活,解读大众关切,迅速跻身主流宣传阵营,迅速成为航天文化传播阵地,引关圈粉无数!今年八月一日,融媒体、大平台、新中心全新启航,更将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成为宣传太空的主力,成为航天文化的乐园!祝愿“我们的太空”越办越好,越办越新,越办越火!

黄 艳

诞生仅仅四百余天,“我们的太空”便迅速跻身主流宣传阵营,这里是红蓝融合主阵地、航天文化传播地、太空知识集散地,是航天人的精神家园,是太粉的文化乐园。八月一日,融媒体、大平台、新中心全新上线,为我们了解太空、感悟太空、走向太空提供了全新视野、全域空间、全维手段,今后将更好地宣传太空、服务太空、支持太空。

周 熠

融合是唯一出路。新媒体的融合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个道理现在大家都认可。但融合之路,也是一条创新之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没有既定的路线可走。“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打破了“中央厨房”简单集纳式的运作,堪称化学性地全新改造,达到与网络媒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平分秋色,难舍难分”的境界。平台是发展之基。新媒体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其生态已经进入了大投入、大平台时代,没有大平台、没有通道就意味着没有发言权。通过参观,我看到“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完全可以做到将相关内容及时生成、即时发布、集中推广,从而形成内容生产的一个非常完整的链条。内容是制胜关键。内容为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让内容成为制胜的法宝,这是一个很令传统媒体人头疼的问题。对电视而言,综艺娱乐节目无疑还是最有市场号召力、最能吸引投资者的节目类型。通过参观,我感到“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制作的节目内容既有大情怀,又有小清新;既有大视野,又有小视角;既有大格局,又有小格调,引人入胜、走心吸睛!

卜毅博

这次太空新媒体中心之行,感触颇深。以前只是耳闻,从“我们的太空”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阅读推文,观看视频动态,偶尔发发感慨。虽然感觉这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但是却已经被它强大的魅力所吸引,常想舞文弄墨,一比高下。凡事也最怕上瘾,越上瘾越想看得更清楚,结果一天比一天起得早。一年多来,“我们的太空”坚守思想阵地,创新宣传模式;平面三维加动画,文本语音嵌视频;载歌载舞颂英雄,开拓时代更强音。现在的年青人,都是网络族,人手一机,现实生活和虚拟空间紧密不分。网络背后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新奇纷呈,争夺激烈。作为首批实地体味红蓝融合,领略九微一体集群效应的人,甚感荣幸。看到宣传长廊里那么多明星大咖加盟助力,顿觉人人都想成为太空里那颗最亮的星。也希冀年青一代能紧跟时代潮流,品鉴热推文,聆听赞歌声,频频抒胸意,引领青春秀,竞当网红人,媲美天地间。

江 军

今天参观了“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感到很荣幸,也很震撼。太空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壮大,这里面汇聚了太多人的辛勤劳动,离不开广大幕后工作者的持续创作。在太空的推送里,有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创业的伟大力量,也有新一代航天人接续奋斗的热血担当,有航天知识的硬核科普,也有航天诗歌的柔情壮志,还有呆萌好用的小太表情包……所有这一切精彩纷呈、感人至深的内容,无不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令人动容、催人奋进!在我眼中看到的是一个斗志昂扬的大团队,扎根岗位、脚踏实地、默默奉献,朝着一个伟大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奋斗。我愿意持续关注给我这么多知识和感动的太空,我更会把这些感动转化为自身前行的动力,在科研的道路上,忠诚使命、创新笃行,只求真知!最后,传递航天正能量,我们一直在路上!太空,加油!

肖 云

今天参观“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总体感觉是三个字“新、实、快”。新,指创意新。大厅设计为太空风格,摆设了嫦娥四号、玉兔二号等,宛如进入浩瀚宇宙、苍穹怀抱。在这样环境工作,多了一份想象,多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自豪。实,是用意实。用九微一体融媒体矩阵,跟进新时代,服务新青年,打造新政工。更好展现航天形象,传播航天精神,分享航天知识,培育中华文化自信。快,是见效快。92天时间,打造了新媒体中心,从这里看到了一年多的坚定发展、迅速攀升的粉丝数量、两弹一星功勋墙、中国航天发展史。面积不大,但信息量极大,深受教育。作为科研工作者同样应该在“新、实、快”三个字下功夫。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亟需每个人引领创新,铁肩担当,推进技术新飞跃。亟需实学当头,唯实唯用,撸起袖子加油干。亟需加速发展,三千年太长,只争朝夕。

牛向华

非常有幸今天能来参观“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之前通过网络平台有一些了解,今天来到现场实地感受,中心的现代感科技感十足,让人耳目一新,我们航天人的精神家园、正能量阵地果然不同凡响,一种欣喜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自己算是“ 太空”的第一批粉丝,从关注太空微信公众号开始,亲眼见证了太空团队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随着九微一体的融媒体矩阵不断壮大,每一部精心打造的太空作品有质量有温度更充满能量,使太空粉丝数量不断激增,航天事业的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如今,新媒体中心落成,这块红蓝融合的宝地将为航天人的初心意志披上更加炫丽多彩的科技外衣,让新时代的政治舆论工作更加活力四射、生机勃勃。作为太空粉,我会一如既往关注支持和拥护“我们的太空”,继续努力通过自己的传播带给周围更多航天正能量的影响。

宿兴涛

作为太空忠实粉丝,每天清晨我都在“线上”与太空真情互动,相互见证了对方的成长。十分有幸,今天终于有机会与太空来了一次“线下”的“亲密接触”。

走进太空“中央厨房”——新媒体中心,扑面而来的科技感、现代感让人震撼,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现代化融合传播模式,更是让人眼前一亮。正是坚守在这一阵地,太空采用新理念、新思维、新技术、新形态,推出了一批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速度,又不乏时代感和幽默感的融媒体爆款,成为了宣传航天文化、传承航天精神、展示航天风采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今后,我将继续守候在太空,与大家一起,心中有光,素履以往;踏梦前行,聚力生长!衷心祝愿太空越办越好!

孙海洋

这次参观,既是一次文化熏陶,更是一次政治洗礼。在这里,见证了“我们的太空”迅猛发展的勃勃生机,见证了我们的航天人星辰大海的丰功伟绩。敬佩,感恩,勉励,鼓舞……航天之梦,薪火相传,聆听奋斗故事,领略航天精神,正是对中国航天梦的温故与传承。而拥有“九微一体”融媒体矩阵的“我们的太空”正是我们航天人的奋斗平台,是航天精神的传承平台,是航天事业的传播平台。“干惊天伟业事,做隐姓埋名人”“我们的事业是星辰大海”“做一辈子的牧星人”,一组组动人的事迹、一句句感人的话语,正是我们航天人的真实写照,听后一股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致敬“我们的太空”!致敬我们的航天人!

刘 倩

今天有幸参观了“我们的太空”新媒体中心,深深感到了一种震撼,惊叹于新时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红蓝融合”挺进互联网的开创精神;惊叹于我们的太空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构建“九微一体”新媒体矩阵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惊叹于新媒体中心在短短92个日夜里建成面世的航天速度。一幅幅航天科技先辈的照片,一张张重要历史时刻的影像,带我们全面回顾着中国航天的发展之路,鼓舞着我们砥砺前行的决心力量。这里已成为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普及航天知识的航天文化中心,记录航天发展历程、铭记奋斗先驱、激励创新精神的教育学习中心。这不仅是一次参观之旅,更是一次红色之旅、学习之旅、教育之旅,让我深感作为一名航天人的自豪,我也将以此次参观学习为契机,以更大的热情,更加努力地投入到新时代的航天工作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