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解放军首个汽车团迎来军运会圣火

来源:国防部网 作者:王昆 罗义翀 王朝军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19-09-25 19:58:08

这是一支南征北战、屡建奇功的部队,这是我军历史上诞生的首个汽车团,如今,她发展壮大,成长为联勤保障部队某汽车运输旅。在生与死、血与火的73年历程中,先后执行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连续7次赴外维和等上百次大项任务,书写了精彩篇章。他们的骡马队“续航”精神、“两不怕”精神、“两红”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礼仪兵在火炬传递中用火种点燃火炬。段攀 摄

为了拿出最好的精气神,9月25日一大早,张健便换上火炬手服装提前来到活动区域,沿着传递路线,他不时举目眺望一块块展示“筑梦联勤、播撒和平”主题的展板物件,缓缓抚摸过一面面积淀着历史与传承的锦旗牌匾。在初升的朝阳中,整个营区熠熠生辉,作为军运会圣火传递到本站的第一棒火炬手,他早已做好准备。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军营火炬传递活动第三站25日在联勤保障部队某旅举行。

联勤保障部队某旅部队长将火炬递交给第一名火炬手张健。段攀 摄

8时45分,张健从部队长徐茁松手中接过熊熊燃烧的“和平荣光”,在4名武警护跑手的护卫下,小跑离开点火区域。观众分列大道两侧,昔日的战友向他竖起大拇指,大家摇旗欢呼,张健高举火炬,步伐稳健。

火炬经过锦旗方阵,方阵全体官兵高举锦旗牌匾,对火炬行注目礼。一面锦旗一段历史,一块牌匾一个故事,它们都是这支部队73年来用鲜血和生命夺取和平的真实写照。该部前身是我军第一支汽车团,也是第一支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的后勤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部队309人长眠朝鲜,3049人立下战功,用血肉铺筑成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2007年至2015年,该部组建维和运输大队,7赴西非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是我国唯一一支在海外接受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检阅的部队。

第一名火炬手张健(中)在火炬传递活动中与锦旗方队合影。罗义翀 摄

张健将手中火炬交给第二名火炬手,“和平荣光”一棒一棒接续传递。我国著名激光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瑛、“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张俊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军队志愿者形象大使”刘玉杰、“全军备战标兵个人”吴勇……每一名接过圣火的火炬手,都共同承担着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军人风采、联勤特色的使命任务。

火炬经过“汽车兵五种精神”主题展板,书写着:铁心向党、绝对忠诚的“方向盘”精神,坚守战位、执着奉献的“螺丝钉”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车轮子”精神,力挺千钧、勇挑重担的“千斤顶”精神,安全第一、守纪如铁的“安全带”精神。这是该部赓续优良传统,提炼培塑的新时代汽车兵精神,也是他们引领方向、凝心聚魂的精神旗帜。

巨大的雷锋像前,该部官兵擎起右拳,重温“汽车兵誓词”。他们不是雷锋,但他们是雷锋的同行;他们不叫雷锋,但他们是雷锋的传人。他们叫响“雷锋是个汽车兵、我学雷锋当标兵”口号,让雷锋精神融入血脉,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火炬手在此处交接,向雷锋像行注目礼。

火炬手解先华向军旗敬礼。王昆 摄

“忠实履行使命,维护世界和平!”火炬手经过整齐列队的维和官兵方阵。该部曾七赴西非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累计出动兵力12万余人次,车辆7万余台次,安全行驶8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190多圈,创造了部署任务区时间最长、受联合国表彰人数最多等多项纪录,为任务区和平重建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中国军人形象享誉世界。

9时许,最后一名火炬手,我国第一批赴外执行维和任务的女军人,荣获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的侯丹,穿过英模代表方阵,数十名峥嵘岁月的见证人、沧桑变迁的亲历者向她缓缓挥动手臂。随着《走向胜利》的音乐响起,侯丹跑向主席台,向全场观众挥动手中火炬,将“赞颂和平、赞美友谊、赞礼军运”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礼仪人员收回火种,全体官兵奏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随后,该部队举办庆祝活动,400多名官兵表演大合唱、旗语操,在《汽车兵之歌》和《光荣与梦想》慷慨激昂的旋律中,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本站火炬传递落下帷幕。

本站主题是“筑梦联勤、播撒和平”,共有20名来自联勤保障部队的火炬手参与传递。火炬传递活动结束后,400多名官兵进行旗语操表演和驾驶特技展示,展现出新时代汽车兵过硬的驾驶技术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