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座场馆都成为展示中国的窗口

——世界军人运动会场馆中的“中国建造”密码

来源:新华社 作者:徐海波 李思远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19-10-17 19:57:54

智慧科技全副武装

军运会一些场馆设计充满智慧,科技感十足。

在东湖之畔、珞珈山旁的武汉大学里,一座屋顶“会呼吸”、照明“会切换”、风速“会调节”的体育馆,让不少武汉市民和大学生好奇不已。这座拥有“孔雀蓝”屋顶的体育场馆与武大环境景观融为一体,不仅是全国最大的高校体育场馆之一,也是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羽毛球比赛场地。

这座体育馆的屋顶形似一本倒扑在桌面上摊开的书本,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蓝色孔雀。走进体育馆,第一眼就被自然采光、能直接看到“天空”的屋顶吸引。

负责体育馆建设的中建三局项目经理邓雄兵告诉记者,体育馆屋顶采用了智能天窗系统设计,在兼顾公共建筑自然采光、通风的使用需求上,更具有智能化、模块化、节能化的特点。

“之所以说它智能,是因为它能与消防及新风系统配合使用,敏捷地判断室内外环境来调节自身的开关状态。”邓雄兵说,天窗安装在高28米左右的屋顶,下雨时天窗可自动关闭,当风速超过设定风速时,天窗也会自动关闭,它还能在传感器指挥下自动实现通风换气。

羽毛球比赛对场馆的灯光和风速要求极高。为了让后期运营变得简单快捷,场馆灯光控制采用智能控制系统,设置多种照明场景模式,通过智能终端点击不同场景,一键切换,实现“傻瓜式”操作。

不仅是新建场馆,老旧场馆翻新后也不乏“科技味”。位于武昌核心地带的洪山体育馆于1986年建成开放,是湖北省第一座大型多功能体育场馆。历经33年风吹日晒,场馆设施渐渐老化,地面起皮,吊顶渗水,外墙年久失修,装饰材料、构件也开始出现松动脱落。

经过全面改造与升级,场馆实现了照明、扩声、安保的全面智慧化,成为武汉第一个采用激光投影技术进行亮化的公共性场馆。夜间,整个建筑物的外立面上好似放映电影,传播体育赛事信息及武汉城市文化展示。

设计人员介绍,通过将视频图像信息与公安部门视频监控平台及军运会指挥中心共享,场馆安防系统可对人脸、车牌、越界入侵、异常行为等信息进行实时采集、比对研判,一旦达到预警条件时,后台系统马上警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