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舟”奔向太空家园:“天舟”速递 使命必达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杨悦 程雪 安普忠 黄国畅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1-05-30 07:00:35

中国“天舟”奔向太空家园

■解放军报记者 杨 悦 程 雪 安普忠

5月29日晚,星月掩映的发射架上,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静静等待着出征时刻。箭体之上,五星红旗在灯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5、4、3、2、1,点火!”20时55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01指挥员王宇亮下达了“点火”口令,发射架上随即响起震彻天际的轰鸣。

“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发射场指挥控制大厅内,各测控点位相继报告。

从火箭点火升空起,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党蓉的目光,就一直紧紧跟随着那道飞行轨迹。对这艘满注自己心血的货运飞船,党蓉这样形容——“大块头有大智慧”。“它的容量很大,载货比超过5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党蓉自豪地说。

“火箭助推器分离”“火箭一级分离”“抛整流罩”……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试验队现场01指挥员、主任设计师徐利杰,在发射指挥控制大厅凝神注视着屏幕上的数据和曲线。

1981年出生的徐利杰已成长为团队中的青年领军人物。这个团队的成员,平均年龄不过35岁。一代代年轻的航天人正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坚实的人才支撑。

从东方红一号升空,到如今的“天和”启航、“天问”落火、“天舟”穿梭浩瀚宇宙,中国航天的脚步穿越半个世纪,绘就今天壮观璀璨的中国星图。

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器以“天”字为名,越来越多的航天任务延伸向更遥远的未知之境。许许多多航天人奋力前行,中国航天事业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开阔,承载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迈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点火发射约604秒后,天舟二号与长征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1时17分,太阳能帆板两翼顺利展开工作,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发射场指挥控制大厅内,掌声久久不息;文昌铜鼓岭,人群挥动着国旗欢呼雀跃;大江南北,不同经纬坐标的各个测控点位上,工作人员鼓掌欢呼,庆祝成功。

短暂庆贺过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又回归到紧张的工作状态中。随后,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将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进行交会对接,他们的任务还在继续。

跨越星辰大海,中国航天人的脚步坚定而豪迈。“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代表着我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热爱,也是我们航天人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礼物。”天舟二号任务发射场区指挥部指挥长董重庆说。

(解放军报文昌5月29日电)

“天舟”速递 使命必达

■解放军报记者 程 雪 杨 悦 特约记者 黄国畅

作为向中国空间站运送物资的使者,天舟系列货运飞船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太空中的快递小哥”。5月29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由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负责运送航天员在空间站所需的生活用品、开展空间科学实验的物资以及空间站长期运行需要的推进剂,并在任务结束时,将空间站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

“天舟”速递,使命必达。

这是一次“带货能力超强”的物资运送之旅——

从外表上看,如果把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和天和核心舱对比,天舟二号货运飞船可谓短小精悍。然而,它不大的身躯里却有大大的容量。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最多可承载总重6.8吨的物资。这些物资占整个货运飞船重量的一半以上,天舟二号载货比超过5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次订单里还有“两件宝贝”:两套航天员舱外服。每件舱外服重100多公斤,是航天员抵达核心舱后执行舱外任务的必备物资。

这是一次“定位精准”的物资运送之旅——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船舱内,不同尺寸、形状的货包有序地“挤”在货格内。为了充分利用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船舱内装载空间,科研团队对船舱内的结构进行了特殊设计,利用蜂窝板形成一个个货格,每个货格都可以装载多种规格的货包。

团队对货包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就像买衣服时可以选择不同尺码,为了能够在有限的空间装载更多货物,航天人员设计了标准装载接口货包。大小、形状不同的多种规格的货包像积木一样组合放置在货格内,装载合理高效。

为了让航天员方便地取用、查找货物,货船配置了一套信息管理系统。根据不同用途,每件货物上都贴有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本身具备无线射频识别功能。航天员使用专用设备,就可以对一定范围内的货物进行识别定位,便捷地找到货物。

此外,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还要将空间站产生的废弃物带回大气层烧毁。一位工作人员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天舟二号去的时候是‘快递小哥’,回来时是‘环卫工人’。”

这还是一次提供综合服务的“保障之旅”——

除了运输必备物资外,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还要给空间站补加推进剂。

“太空加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燃料是基础中的基础,没有燃料的空间站,就好比没有燃料的汽车。

但在太空中“加油”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方面,“太空加油”对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严、更高的要求,需要技术人员考虑几十种关键设备、软件的控制;另一方面,整个“太空加油”流程操作步骤多,每个步骤又包含很多分支及指令,这些步骤和指令环环相扣,不能有一处出现错误。

(解放军报文昌5月29日电)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