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查哨,连长杀了个“回马枪”
■王 轶 赵 奇
“站住!口令!”
深夜,第82集团军某旅车场执勤哨兵小黄送走了查岗的陈连长,开始巡逻不久,他突然发现小路上有个人影忽隐忽现,当即大声询问并发出警告。听到来人准确回令后,小黄才让其靠近哨位。
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刚从大路离开的陈连长。原来,陈连长为了检验哨兵执勤效果,特意从小路绕回,杀了个“回马枪”。
陈连长对小黄的表现深感欣慰,他接过登记本,在“查岗情况”一栏签上“一切正常”。
要知道,一个月前,小黄可不是这种状态。那天深夜,陈连长来到车场查哨,还没到点位,他就借着昏暗的灯光远远看到本应在岔路两侧巡逻的小黄,此刻正站在道路中央,盯着办公楼的方向发呆。
陈连长随即从侧方小路走近哨位,小黄却没有发觉。直到手电筒灯光从背后射过来,小黄这才猛地转过身。
车场是重要点位,站哨怎能如此麻痹大意?面对连长的质问,小黄吞吞吐吐:“右侧这条水泥路直通办公楼,距离最短、路况最好,首长和机关人员习惯走这条路过来查哨。面朝这个方向‘值守’,自己方便及时调整状态以‘应付’检查……”
陈连长心里一颤:这样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是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吗?陈连长当即对小黄提出严厉批评。接下来的一周,他经常对各执勤点位突击检查,发现大多数战士都能做到认真执勤,但确实存在少数战士站哨警惕性不强的现象。
一个凌晨,陈连长来到某点位,只见战士小李站在岗亭里低头发呆,直到他走到近前,小李才听见动静反应过来。小李说,他以为指导员刚刚查过岗,机关人员也巡查过了,按一般情况,查岗后往往都是“空档期”,他这才放松了警惕。
“执勤站哨是为了及时应对突发情况,确保营区安全,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决不能思想放松。”陈连长同样对小李进行了批评。
“现在看来,干部骨干的查哨‘套路’在哨兵心中逐渐形成了应对检查的思维定式!”全连军人大会上,陈连长将查哨时发现的问题摆上台面,指出这是战备意识淡化的表现。会后,他与连队骨干商定,以后查铺查哨要突出随机性,不能有规律可循。
“随机查哨”实施一段时间后,战士执勤的警惕性明显提升。前不久,该连还在一次综合演训中,多次阻止“敌方”夜间渗透,得到了上级表扬。
“培养官兵的敌情意识、危机意识和战备意识,不能只在大项演训任务中,要抓住平时的一点一滴进行熏陶和强化。”陈连长介绍,近一个月来,他查哨仍不时杀个“回马枪”,但没再发现战士站岗执勤走神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