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集团军某旅打造装备研用挖潜队伍——
飞行训练场走来“多能团队”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特约通讯员 许浩杰
风起云涌,铁翼飞旋。
近日,迎着绵绵春雨,记者走进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见证了一场多机型飞行训练。面对复杂气象条件,飞行员紧盯空情变化,驾驶战机搏击长空,按计划完成预定训练课目。
“让战鹰飞出‘向战加速度’,既离不开飞行员的苦练精飞,也离不开旅装备研用‘多能团队’对战机各项性能的持续挖潜。”该旅领导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多型战机陆续列装部队,该旅遴选培养相关专业理论尖子、教学尖子、组训尖子,打造了一支集研究、教学、组训于一体的装备研用“多能团队”。他们围绕理论研究、装备挖潜、组训创新、备课示教等展开攻关,着力提升飞行训练质效。
空中,激战正酣;塔台里,指令奔流。接到“编组前出突破‘敌’雷达阵地”命令后,飞行员们迅速操纵战机变换阵型,采取低空突防战术,向目标地域发起突击……
战机起落间,大量飞行数据汇聚塔台。某机房里,“多能团队”成员正操作电脑收集数据并展开分析。记者了解到,通过分析比对近几次训练数据变化,他们发现了飞行员训练中存在的技术短板,并给出针对性补强措施。
“‘多能团队’不仅磨砺‘老剑法’,还研练‘新招式’。”一名飞行参谋告诉记者,某型战机列装后,“多能团队”对战机飞控系统和火控系统展开深入研究,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挖掘装备潜能。在他们的助力下,该型战机列装不久便完成首飞。
谈话间,记者看到两名完成训练的飞行员走进塔台,与“多能团队”成员围绕训练细节展开讨论。
“战术层面的创新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撑。”其中一名飞行员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为探索一项多机协同新战法,他们多次向“多能团队”请教技战术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展开专攻精练,取得明显成效。
该旅领导介绍,依托“多能团队”力量,他们探索构建“理论—技术—战术”战斗力生成链路,取得10余项战法训法成果,着力把装备科技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作战优势。
夜色渐浓,星垂四野,该旅官兵转入夜间训练。航灯下,数架战机腾空而起,消失在茫茫夜空。
仰望加力奋飞的“鹰群”,记者仿佛看到,一条飞行员“能力进阶之路”正在向远方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