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季,机务三连又现“留队热”
■皇甫少阳 嵇虎城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石芝鹏
“手心手背都是肉,最后留谁?”拿着一沓留队申请书,陆军某旅机务三连指导员陈志远欣喜的同时也犯了愁。
进入8月,士兵选晋工作陆续展开,该连遇到一个难题:22名即将满服役期的战士,有18人申请留队,但连队名额有限,并非都能如愿。
这些年,大部分满服役期的战士都想留在部队继续发展。今年3月,就因为想留队的人太多,连队几次组织考核排名优中选优,陈志远不得不做一些未能如愿的战士的思想工作。如今,“留队热”再次出现。
为什么会这样?陈志远说,答案就写在一份份留队申请书里。
“谁生病,干部骨干都会嘘寒问暖;谁家里有困难,连队都会想办法帮助解决。连队就像家一样,让人不舍得离开。”下士余夏宇这样写道。
去年夏天,余夏宇的老家遭遇洪水灾害,他家房屋和农田受损严重。连队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帮他申请困难家庭救济金,解了燃眉之急,这让他和家人深受感动。
“我申请留队继续干,就是想用实际行动回报组织的关爱和战友的支持。”余夏宇对笔者说。
“穿上军装、成为军人,是我感到最荣耀的事。”二级上士马敏祥同样申请留队。在申请书里,他写道:“这些年,国家陆续出台的惠军利兵政策,军人已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去年,马敏祥在多项重要任务中表现出色,年底荣立三等功。今年初,当地人武部和村镇干部敲锣打鼓,一起把立功喜报送到他家里。
一人立功,全家光荣。收到立功喜报,马敏祥的父母高兴得合不拢嘴,还给儿子提出了殷切期望:只要组织需要,就一直在部队干。
所以,马敏祥早早就明确要留队,他想在军营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成为家人的骄傲。
翻到中士陈修一的留队申请书,陈志远嘴角微微上扬,想起了几天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陈修一向陈志远表达了留队的想法,陈志远打趣道:“你不想退伍回家了?”陈修一使劲摇头,说:“我在军营能实现个人价值,连队没有放弃我,我不能轻易‘撂挑子’。”
6年前,刚下连时,因体能较弱,陈修一参加训练考核经常排名靠后。他一度怀疑自己不是当兵的料,甚至萌生过退伍的念头。连队干部一边鼓励他树立信心、刻苦训练,一边安排班长骨干与他结成对子。
在战友们的帮助下,陈修一不仅恢复了自信,还逐渐成长为连队专业骨干。一次装备检查中,陈修一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及时发现并成功排除一起重大故障,荣立三等功。
一级上士卢代军再次申请延期服役的理由,与大部分战友类似。
“我来当兵就是为了保家卫国。”入伍17年,卢代军从一名地面保障机械员成长为空中机械技师。尤其这几年,他数十次跟随战机升空保障,在火热的练兵备战氛围里,体会到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看完战士们的留队申请书,陈志远与连长说起这个“幸福的烦恼”,连长却很乐观:“大家都想留队,这是好事,对连队是一种肯定,对其他官兵也是莫大的激励。”
陈志远听后豁然开朗。确实,换个角度想,战士们愿意留队,说明军人这个职业越来越有吸引力,也反映出连队工作让大家收获了成就感、幸福感,对这个集体更有归属感、认同感。
随后,陈志远和党支部一班人就士兵选晋工作统一了思想:一方面,组织好谈心交心,引导即将满服役期的战士正确对待走留;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制度规定,基于工作实绩量才、聚焦打仗要求选才、确保风清气正留才,坚持全程公平公正公开,让“晋升的硬气,落选的服气”。
这些天,陈志远漫步营区,总能看到即将满服役期的战士依旧保持十足的干劲:场坪上,二级上士王坤不惧高温、爬上爬下,细致检查战机每一处细节,汗水湿透工作服;体能训练时间,上等兵马心雨自我加压,背着沙袋“冲圈”……
“我们只管干好工作、刻苦训练,是留队还是离队,都听组织的。”同样面临走留选择的中士周凡,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烦恼’透着甜!”陈志远笑着说,眼下,士兵选晋工作正在进行,党支部按照程序全面考察每一名符合条件的战士。他希望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大家都能一如既往、爱连如家。
短 评
“留队热”说明了啥
■郑亚鹏
近年来,基层部队持续出现战士“留队热”。这种现象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时代发展、军队建设、当代青年人价值追求等方面的深刻变迁。
战士愿意留队、争相留队,首先是部队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持续增强的生动注脚。同时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这些年来,部队各级对年轻官兵尤其是网生代战士的思想塑造、情感厚植和价值引领取得了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希望留在“绿色方阵”,继续在火热军营建功立业,为强国强军贡献力量。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留队热”,各级必须积极做好相关工作,既要科学合理地安排留队名额,完善考核选拔机制,坚持全程公开透明,确保真正优秀、部队需要的人才能够留下来,又要加强后续培养,想方设法为留队战士创造更大的空间、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帮助他们持续提升能力素质、锤炼胜战本领。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各级要想方设法保护好这种热情和积极性,让“从军热”“留队热”保持下去,使之成为社会和军营的一种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