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人出彩”到“全班过硬”:看这位班长如何带出“标兵班”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吴超 责任编辑:王粲 2025-08-13 09:03:12

从“一人出彩”到“全班过硬”

■吴  超

前段时间,第81集团军某旅一营10名官兵登上“光荣榜”,其中3人来自一连二班:余闯,旅政治教员比武第一名;易彦明,旅炮手专业比武第一名;高森,旅演讲比赛“强军风采奖”。

“去年开始,二班奋起直追,大家进步幅度非常明显,连续几个季度都是营里上榜人数最多的班。”该营刘教导员告诉笔者,二班能取得现在的成绩,班长余闯功不可没。

余闯是旅里的训练标兵,多次在上级比武中夺得荣誉,被集团军评为“金牌教练员”,还曾荣立二等功。

然而,与此同时,二班其他战士的表现不温不火,鲜有亮眼成绩。此前一次旅里组织的专业考核,余闯名列前茅,班里战友却成绩平平,甚至有人排名垫底。

于是就出现了略显尴尬的一幕:余闯个人表现突出、频获荣誉;二班在连队考核评比中却屡屡排名落后,受到连主官点名批评。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长,仅仅自身素质过硬还不够。”连长对余闯说,“作为班长,把全班带过硬,才算真正尽到职责。”

连长的话让余闯陷入反思。班务会上,他从战友的发言中,找到问题所在:虽然自己在比武中摘金夺银,给大家作出榜样,但也因备战个人比武分散了精力,疏于帮带班里战士共同进步。还有战士坦言,有时遇到难题,不愿请教班长,生怕耽误他训练。

在这之后,余闯调整精力分配,将更多的心思放在班里战士身上。

余闯现在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他说那是“带兵手册”,上面记录着他对班里每名战友的长处和不足的分析,以及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成长规划。

以战士高森为例,余闯的“带兵手册”上这样记录:高森长处是上肢力量强、表达能力强;不足是耐心不够、容易放弃。余闯为他规划的成长路径是先在优势课目取得成绩建立信心,再逐步补齐短板。

下连后,高森因训练成绩落后开始自暴自弃。察觉到异样后,余闯没有任其“自由生长”,而是积极寻找解决办法。留心观察平时训练,他发现,高森在需要用到上肢力量课目中表现突出。比如手榴弹使用,高森虽然投掷时发力方法不正确,但成绩始终排名靠前。

余闯以此作为突破口,帮助高森纠正投掷姿势,改掉了痼癖动作。不久后,旅里举办军事体育运动会,高森夺得手榴弹使用课目第四名。

余闯趁机为高森设置阶段性小目标,引导他固强补弱。一段时间后,高森不仅军事训练进步明显,还登上了旅演讲比赛的舞台。伴随一次次突破,高森变得越来越自信。

随着余闯把更多精力用在带兵上,二班战士面貌一新、士气高涨。一年多来,他们在各类比武竞赛、考核评比中陆续取得好成绩,令兄弟班排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余闯没有放松自我要求,参加旅政治教员比武取得第一名,参加军事体育运动会夺得单项课目冠军……

从“一人出彩”到“全班过硬”,如今二班已经成为一连的“标兵班”。最近,该旅组织专业技术能手评定,余闯被评为“一级专业技术能手”,二班其他参评战士被评为“二级专业技术能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