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精神锻造城市品格

——山东省青岛市突出城市特点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纪事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刘洪华 王健 鲁文帝责任编辑:刘上靖2019-08-24 09:46

“让跑道”与“腾空域”双管齐下

机场变迁见证爱民奉献

青岛流亭国际机场的前身是军用机场,隶属于海军航空兵某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机场经历了3次重大历史变迁:第一次变迁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此前,青岛起降民航飞机都是借用军用机场跑道。”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招继亮向记者介绍,“随着青岛经济建设加速推进,建设专用民航机场越来越迫切。海军航空兵驻青岛部队机关报请中央军委批示,同意从军用机场用地中划出部分场地,提供给青岛市地方政府用于建设民用航空机场。”

第二次变迁在1999年。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如何扩大开放、促进发展,青岛机场建设和发展再一次站到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招继亮继续说:“海航驻青岛部队再一次为青岛人民作出无私奉献,把另一半军用跑道送给了青岛人民,让青岛有了一个完整机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市坚持新发展理念,发起了经略海洋攻势、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高效青岛建设攻势等15个攻势,承担了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等国家战略任务,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发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成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助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一幅幅壮美画卷的背后,无不饱含着青岛驻军部队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之间的“拥政鱼水之情、爱民奉献之心”。

2019年,随着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建成竣工,“依托新机场、统筹陆海空、建设航空城、发展大青岛”的临空经济理念开始深入人心。

为了给青岛让出展翅高飞的空域,驻青岛海军航空兵部队再次展现出大格局、大气魄:在机场建设、空域规划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全域覆盖”与“动态服务”无缝对接

军人尊崇感不断提升

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是检验地方政府落实拥军优抚安置政策的关键要素。

青岛市按照“双考排序、公开选岗”的办法,出台“1+8”政策体系,结合“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项目”进军营等活动,打造“公开选岗+人岗相适”安置新模式,使军人“后路”越走越宽。

实施“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定期组织开展各类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招聘会,确保符合条件随军随调家属实现安置“清零”目标,让军人“后院”越来越稳。

创新“政策+协调”工作模式,通过“智力拥军”,为军人子女入托入学提供优惠优待,助力军人“后代”健康成长。

不久前,在杭州召开的全国省(区、市)双拥办主任会议上,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孙宗子表态:“我们健全完善市、区、镇、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就是要建章立制,用实打实的举措确保军人职业尊崇感落到实处。”

“全域覆盖”与“动态服务”无缝对接,让青岛市双拥工作始终充满了活力。

“一把手工程”强化领导,将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纳入党政领导政绩考核范围。

“一盘棋思想”凸显出格局,健全完善党委议军会、军政座谈会、军地联席会、军地专题协调会等制度,实现了军地大事共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调联动。

“一张网覆盖”终端问效,开展“党政领导话双拥”专访、开辟“双拥在岛城”“双拥之窗”专栏,培树“最美退役军人”“十佳好军嫂”“十佳兵妈妈”等先进典型,开展“感怀先烈、崇尚英雄”主题活动,组织新婚夫妇向革命烈士献花,广泛开展新兵入伍欢送仪式和退役军人欢迎仪式,为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家庭悬挂光荣牌,推动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事业单位等“五进”活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