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从统帅号令,我们在“战场”走过四季

——中部战区陆军某师落实习主席开训动员令加强练兵备战新闻调查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张雅东 郑岳明 刘馨阳 周远责任编辑:丁杨2019-01-02 08:49

防空兵夜间对“敌”目标实施射击。张璞 摄

锤炼从驻训场直接走向战场能力

驻训设营按实战要求进行疏散配置,是该师紧盯备战落实训令的又一项举措。

“嘟,嘟嘟……”隆冬时节,某团驻训地域一声紧急集合哨划破黎明。仅仅数分钟后,六连连长邵君昱带领全连官兵,时间不差一秒,集合不落一人,物资不缺一件,精神抖擞地接受上级的战备拉动检验。

回想年初制定的“出门就能打仗,开拔就能作战”这个战备目标,邵君昱难忘驻训伊始的尴尬情景——

现场聆听完习主席训令后,他们在合成营编成内,斗志昂扬地参加合成营实兵战术演习。然而,一场突袭而来的寒流,吹醒了官兵对战场的认知——

气温突降至-15℃,一辆车却只能配发一顶车边帐篷,官兵们直接睡在地上。更令邵君昱坐卧不安的是:官兵们对野外的“冷”估计不足,就连装备性能都开始打折扣,第一次战备拉动就有战车“罢工”,野外低温环境下发动机预热时间也比营区多出不少……

“从驻训场直接走向战场,绝非想象中那么简单。”某合成营营长武晓飞坦言:野外设营如何摆脱“方块直线”的一贯做法,按照战备要求进行疏散地域配置?侦察、工化、炮兵等数十个作战单元,如何优化战斗编组实现随时能战?作战、保障和支援等近百种野战物资,如何按照不同任务分门归类随时可用?

“推进备战集约化、精准化,为我们加强战备体系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方向。”2018年以来,武晓飞认真抓了一件事:立足“备战”二字抓战备规范。他们从小处抓起,利用驻训时机反复试验,初步建立起一整套战备物资集约化存放、便携化装载、精确化管控的备战模式,对单兵生活用具、车边帐篷、野外供电系统等近百种野战物资分门归类,按照作战、保障等功能元素将物资集成在“车轮子”上。

“实战化不是口号,必须把实战化‘框进’标准,落到实处。”某团团长黄立勇检查战备工作,在一个营驻地惊讶地发现,他们针对不同任务和作战要求,对野外宿营等各类零散物资都做到清单列表,对相关物资分类“打包”“装箱”存放,部分还实现“方舱化”,可以随时“拎包出发”。对此,黄团长感触颇深,“战备没有捷径可走,通过实战化驻训的摔打磨砺,官兵们越练越‘老到’,学会了紧盯细节练打仗!”

夜色渐浓,气温越来越低,几顶车边帐篷却仍旧灯光闪烁。走进机关组帐篷,记者感到眼前一亮:正在回放现场视频,复盘当天战备演练情况,以实例举证、数据分析等方式,将演练中与实战要求不符的问题一一拎出来,逐人逐项挨个进行剖析。

“指挥所和任务部队通信手段单一,不善于综合运用电台、北斗等多种信息化手段”“部队对任务区域路况、频谱等信息掌握不全面,导致战术情况处置出现问题”……盘点当天的演练,表扬的话只字片语,一旁正在记录的参谋潘飞告诉记者,以前讲问题轻描淡写,都怕脸上不光彩,如今问题和整改措施一块讲、共同议。大家虽然如坐针毡,但是听到了真知灼见,对演训场上曾经司空见惯的老问题有了新看法、新对策。

以问题开局,用打胜仗标准卡尺画线,在追问与反思中,大家达成了共识,组训施训有了更明晰的思路。历经几个“不眠之夜”,在潘飞和几名连长的反复推敲下,一份更加贴近实战化要求的《新年度战备训练工作意见》也被梳理拟制出来。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