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之约:从坦克连到侦察连,一支连队的转型跨越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龙旺维 潘仲齐 程锡南 责任编辑:刘上靖 2022-11-14 06:31:36

一名士兵带给连队的“礼物”

■程锡南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5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5年。”参加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讨论交流,谈及最近这5年经历的变化,第74集团军某旅中士王亚偕激动不已。

5年前,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王亚偕所在的连队由坦克连转型为侦察连。5年过去了,王亚偕从门外汉成长为专业精通的侦察班长,实现了坦克兵向侦察兵的转变,连队也实现了从名次倒数到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的转变。

“唯有奋斗能创造历史!”谈起5年成长,王亚偕向大家分享了3个月前带队参加集团军侦察专业预提指挥军士比武集训的一段经历。

集训队里,各单位侦察尖子汇聚一堂,高手如云,竞争激烈。集训第一次月考,王亚偕所带班成绩总评位列倒数。

那时,王亚偕内心十分焦虑:与其他旅老牌侦察兵同台竞技,他们这些半路出家的侦察兵,能否一战?

盯着成绩公布栏,王亚偕心中不是滋味。他回忆起了多年前的那个下午。连队参加上级侦察比武铩羽而归,时任连长周臻红着眼眶对大家说:“这口气,我们一定要自己挣回来!”

王亚偕带着全班立下军令状:“誓把红旗扛回连队!”查找训练问题、分析短板弱项、制订强化训练计划……大家的血性都被点燃。

“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拼了!”王亚偕说,他们把这种“拼”的精神贯穿集训始终。结业考核,韦剑锋强忍双手4个血泡的疼痛,突破极限拉单杠;武装5公里越野,刘晓东拼尽全力……

最终成绩出炉,王亚偕所在班取得集团军总评第一的成绩。1人通过军事体育“特二级”认证,2人通过军事体育“特三级”认证,全班5人都因成绩优异而获得集团军表彰。

结业大会,王亚偕上台领奖,他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掌声中,这位黝黑魁梧的汉子站得笔直。

这个场景与5年前相似,当时还是坦克兵的王亚偕被评为优秀炮手,那是他第一次上台接受表彰。

“这是我献给连队的礼物。两次领奖台的距离,我走了5年。从坦克兵到侦察兵,转型背后是我们全力奔跑的身影!”王亚偕自豪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表彰证书,信心满满地说,“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靠奋斗一定可以创造下一个5年的奇迹!”

五年之约:一支连队的转型跨越

■龙旺维 潘仲齐 程锡南

第74集团军某旅侦察连与海军航空兵某部组织联合机降训练。张亚斌摄

凌晨5点,灌木丛中,一双眼睛紧盯岸滩一线。

作为蓝方前沿侦察力量,中士范方金可谓指挥所的“眼睛”。

此刻,红方突然发起进攻,两栖战车离舰泛水编波,范方金迅速将“敌情”上报指挥所。

8年前,范方金来到部队成为一名坦克兵。抱着成为“英雄坦克手”的目标,他努力学习专业技能,第一年就担任炮长,在年度实弹射击考核中打出满堂彩。日夜与坦克相伴,他闻惯了战车上的油液味,听惯了发动机的轰鸣声。

5年前,范方金所在坦克连转型为侦察连,他目送朝夕相伴的坦克驶出营区,顺手的工具也从扳手变成了匕首。

5年过去,范方金的双手因为攀登训练长出老茧,他不再跟随战车正面冲锋,而是出其不意地隐蔽渗透。他早已适应了没有发动机轰鸣的日子,找到了一名侦察兵的生存方式。

“推进侦察预警、联合打击、战场支撑、综合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范方金印象深刻。他感到自身的角色转变,正与时代的要求同频共振。

“发现‘敌’指挥车,请求火力打击。”透过侦察设备,范方金将“敌情”悉数摸清,迅速呼唤远程火力歼灭。

炮弹呼啸,战车“趴窝”。看着自己提供的情报发挥作用,范方金心情激动。演练地域,许多官兵和范方金一样,紧盯战场前沿,不断传递情报。

眼前这一幕背后,是一支连队5年转型之约,也是一群官兵5年成长跨越。

从坦克连到侦察连

“新的征程,我们已经有了新的名字”

烈日当空,一架小型无人机盘旋在演练地域上方。山体反斜面,三级军士长张柳华操控着它飞向战场深处。

与范方金经历相似,张柳华同样从坦克兵转型而来。即便离开了岗位多年,他依旧感觉那些日子历历在目。

“开坦克别叫苦,先吃上二两土。”张柳华记得,一天训练下来,他常是满脸尘土,迷彩服挂满泥水。夏天钻进车内,不到半个小时衣服就能拧出水,冬天则冷得人直哆嗦。

“苦是苦,值得!”当坦克兵12年,张柳华是同年兵里第一个当上车长的,他还考取了驾驶、通信2个专业的特级证书。他享受跟着坦克冲锋陷阵的感觉,“炮弹出膛,千米开外的目标灰飞烟灭,带劲!”

这一切,在5年前的那个夏天改变了。张柳华清晰记得那个晚上,全营集合开大会,营连主官表情凝重,空气格外肃静。会上,营长宣布命令,张柳华所在坦克连与其他连队合编为侦察连。那一刻,张柳华心里空落落的。

作为一名老坦克兵,张柳华有说不尽的不舍。更让张柳华难以释怀的是,他引以为荣的坦克专业技能,到了新单位将“无用武之地”,自己将成为新专业的“小学生”。况且,人到中年重新开始,还有没有发展前途?这些都是当时张柳华心中的问号。

在新组建的侦察连,和张柳华有着类似经历的人还有不少。大家过去在各自专业领域都有“两把刷子”。如今连队转型,意味着他们要从零起步、从头再来。转型能不能成功,大家心里都没底。

“新的征程,我们已经有了新的名字。”时任指导员卢卫同样从坦克专业转岗而来,面对改革调整,他心态从容,“接受现实,做好自己。”

宣布命令第二天,连队官兵便背上背囊前往新营区。走之前,张柳华特意到车库看了看坦克。摸着漆黑发亮的履带,他在心底告别了12年的坦克兵青春。

坐上运输车,看着路边不断变换的风景,张柳华感觉强烈:未来已来!

从倒数到优秀

“爬坡过坎,不进则退,得有人推着他们前进”

转型之路,从一开始便遇到了沟沟坎坎。

第一天训练格斗捕俘,就有人扭伤胳膊;倒功练习,几名军士感到头晕目眩;从半天外场训练、半天装备保养的坦克兵,到全天全训的侦察兵,个别人选择了“躺平”……

心里有疙瘩,干啥都不顺。卢卫察觉到,一纸命令虽让大家实现了名称上的转变,但思维上不少人还没转变过来,导致对新变化有些无所适从。

“不管坦克兵、侦察兵,能打赢才是好兵!”卢卫在官兵中开展“正确看待转型,跑好接力首棒”专题教育,引导大家坚决服从改革大局,正确看待角色转变;组织“转改侦察兵,我该怎么办”“新起点,我拿什么再出发”讨论活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岗位的变化,谈个人的打算。讨论中,班长罗上吉首先表态:“岗位变了,初心不能变,干就要干出样子来。”一级上士赛志敏结合多次转岗经历畅谈感悟:“每个岗位都是大有可为的战位。”

看着大家坚定的目光,卢卫知道他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继续向前,卢卫才发现举步维艰。全连没有一个侦察专业骨干,他们只能盯着教材干着急。从越老越吃香的坦克兵,到体能技能突出的侦察兵,个别骨干有些力不从心。

旅党委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决他们跨兵种建设的难题,旅里选派侦察专业骨干到连队进行帮带,还特意从特战旅给他们调来了一位新连长。

上任第一周,连长周臻就感受到巨大心理落差。攀登训练,没人能爬上崖壁;擒拿格斗,教了几遍动作还是差强人意;负重奔袭,一个班没跑多久就打散了。旅里组织建制连武装越野考核,他们拿了倒数名次。

“要实现转变,非要掉层皮不可。”周臻知道,先天不足只能靠后天弥补,他下决心狠抓训练。

对于罗上吉来说,那是他“最痛苦的一段经历”。攀登、格斗、泅渡、射击……每天训练课目连轴转,大家丝毫没有喘息的机会。从宿舍到训练场有4公里的路程,连长要求他们手提重物行军;攀登训练,即使双手磨出血泡,也得完成每天的训练量。当时,他们悄悄把连长比做“魔鬼教头”。

面对不理解,周臻心里清楚:“爬坡过坎,不进则退,得有人推着他们前进。”在高强度的训练节奏下,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3个月下来,全连官兵专业课目考核成绩提升显著,还涌现了不少的专业尖子。

进步有目共睹。周臻发现,年轻战士普遍进步幅度大,兵龄长的军士相对进步幅度小。如何优化结构,激发老兵们的动力?这成了周臻心中的难题。

“信息化战场,侦察兵不能完全依靠体能吃饭。”老兵谈心会上,周臻鼓励大家,体能只是战场的入场券,过去侦察兵靠两条腿,如今更靠大脑,“老兵”同样有用武之地。

不久,连队组织岗位调整。不少技术型军士从武装侦察岗位调整至技术侦察、无人机侦察、情报处理等岗位。调岗后,张柳华成为无人机飞控手。新岗位点燃了他的学习激情,张柳华很快便在上级无人机专业集训中被评为“优秀操作手”。通过岗位调整,很多军士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赛道。

找准方向坚持奔跑,就能看到希望。年底,旅组织集体3公里武装越野考核。考核全程,官兵们一路帮扶,相互鼓劲。最终,他们取得了全旅第二名的成绩。年终考核,全连官兵全力以赴,最终总评优秀。

“让我们来个五年之约,坚持下去,这支连队会变得更加优秀!”年终总结会上,连长的这句话,大家都记在了心里。

从硬指头到铁拳头

“坐上时代巨轮,我们正在前往更远的远方”

“点火!”万里晴空,某型侦察无人机呼啸而起。

车舱内,中士苏峥不断输出飞行指令,精准控制无人机展开空中侦察。通过屏幕上实时回传的清晰画面,战场态势一目了然。

“无人机让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视角’。”作为连队无人机侦察班班长,苏峥喜欢这个战位。5年前,他从步兵连调来连队,随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在各级无人机专业集训中斩获名次,成为无人机专业骨干。

盯着屏幕上的飞行航线,苏峥感触颇深:“无人机让我们看得更远。”过去,苏峥曾担任重机枪手、武装侦察员,肉眼和望远镜的观察边界就是他的侦察范围,如今通过无人机,他的侦察距离较以往大幅增加,这是过去他不敢想象的。

无人机的机翼也让苏峥的人生轨迹走得更远。碧海蓝天,他和战友们放飞无人机;大漠草原,他和战友们见证新型无人机起飞……

在连队,许多人的人生轨迹变得更加辽阔。2019年,下士李国栋赴北京参加国庆70周年大阅兵,挺起胸膛豪迈地走过天安门;同年,下士张梓健远赴大洋彼岸,与外军一同进行联演联训;去年,二级上士邓伟群奔赴非洲大陆执行任务,真切感受到国家与军队的强大……

入伍前,他们没走出过大山、没见过大海,如今却可以随口道出一个个遥远的国度、一个个陌生的城市。谁能想到,这些普通陆军士兵的练兵“地图”能够如此辽阔。

“这些年,连队同样在不断远行。”指着地图,周臻自豪地说。组建之初,他们就远赴岭南腹地,在某特战旅展开强化集训。随后,这支连队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南海之滨,他们与海军航空兵某部展开联合机降训练;粤东海域,他们与集团军所有侦察连一道战风斗浪,锤炼海上侦察本领;今年,连队远程机动千余公里,赴陌生地域与素未谋面的单位展开实战化对抗演练……除此之外,各类比武、集训、学习密集展开,新型装备快速列装,每个人都切切实实感受到连队建设的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这正是我和战友们亲历的强军实践!”周臻兴奋不已。

“坐上时代巨轮,我们正在前往更远的远方。”指导员陈桐台认为,这个更远的地方,是距离打赢更近的地方。

这一点,中士刘伟念体会深刻。刚刚结束的演练中,他担任前沿侦察组组长,目睹无人机、新型侦察车等信息化侦察装备纵横演练场,10余种战场侦察手段保证了情报链路畅通高效,为指挥所提供了稳固情报支撑。从两条腿到“一双翅膀、四个轮子”,他明显感受到侦察配系由分散化向体系化发展,由机械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5年前,刘伟念刚从某红军连队来到侦察连,强烈感到自己“成了普通连队中的普通一兵”。5年过去,见证连队装备升级换代,嵌入作战体系越来越深,他愈发感到自己独一无二,无可取代。

放眼全旅,很多官兵都有这样的感触。去年,该旅组织合成营实兵对抗演练,前方攻击队冲锋陷阵,后方通信、电子、侦察、维修等力量实时保障,10多个兵种密切配合,体系的力量让人震撼。

“体系作战,每一个节点都至关重要。”在该旅参谋长周电杰看来,这几年,全旅每一支连队都在快速发展,这是作战体系升级的必然,“只有每个节点成为硬指头,才能有体系作战的铁拳头。”

平凡的连队 强军的战位

■许 恒

“当兵就去英雄连队”是许多年轻士兵的梦想,“红一连”“硬骨头六连”等英雄的战斗集体是许多人向往的荣耀。金戈铁马、壮怀激烈的军营,历来英雄辈出。我们鼓励官兵向英雄看齐、向优秀聚拢。

翻开英雄连队图谱,追寻他们的发展足迹,不难发现:英雄连队无论多么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无不始于平凡,成于非凡;无不孕育在平时,迸发于危时。

英雄连队的底色是平凡。走近第74集团军某旅“硬骨头六连”,这群90后、00后官兵看上去并没什么特别,他们像其他普通年轻人一样,喜欢刷剧、网游、追星……在空降兵某部“雷神突击队”,你会发现战士们第一次跳伞也会双腿颤抖。他们并非是天生的空中王者,平凡是他们的底色,但他们不甘于平凡。在“硬骨头六连”,战士们的水壶永远是装满水的状态。在“雷神突击队”,队员们无论生活还是训练,全部要穿作战靴;每次战备拉练,背囊里物资一应俱全。

伟大寓于平凡,英雄始于普通,普通连队同样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电子对抗连,演练中让对手电台失灵、雷达失效、指挥中断,指挥员为他们竖起大拇指。联勤保障部队汽车运输某团二连,常年奔跑在青藏高原天路之上,一次次顶风冒雪为雪域送去温暖和力量。第74集团军某旅侦察连,从坦克连转型而来,在今年演练中成功担任“战场之眼”和“敌后尖刀”,发挥作用突出……放眼全军,这样的平凡连队数不胜数,但他们在平凡的战位一样可以创造非凡的成绩。

信息化战争是作战体系之间的对抗,作为战斗力体系上的节点,没有一支连队是平凡的,没有一个岗位是多余的。体系对抗中,一个战斗力环节松动,整个战斗力生成链条就可能断裂。一个关键节点遭到打击,就可能导致整个体系瘫痪。

平凡的连队,强军的战位。我们要立足战位把本领练硬,把连队建强,让一个个硬指头在作战中攥成铁拳头,形成不可战胜的力量。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