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升级:一砖一瓦总关情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杨重震 雷兆强责任编辑:李晶2019-10-10 09:05

坑 道

“我们守在这里,就是为了祖国的亲人能安稳地睡个好觉”

也许是天公作美,2019年中秋节前一天,阴郁了好几日的天空终于放晴。住在陕西省合阳县甘贤村的84岁老汉雷丙义,决定出去晒晒太阳。

坐在轮椅上,沐浴着阳光,老人又一次陷入回忆。

1951年,年仅16岁的雷丙义瞒着家人参军入伍。怀着满腔报国热情的他没有想到,自己未来5年的军旅生涯,会在一条条阴暗潮湿、不见天日的坑道中度过。

当火车载着雷丙义来到朝鲜时,志愿军战线已经推进至“三八线”附近。雷丙义所在连队的任务是坚守“三八线”北侧一座山头,为谈判争取更多筹码。

此时,新中国成立不到3年,“一穷二白”的家底,让志愿军与敌人的装备有着“天壤之别”。为了守住阵地,志愿军战士白天躲进坑道,避开敌人飞机、大炮的联合绞杀,待到晚上再发起进攻。

5年时间,雷丙义享受阳光的日子屈指可数。即使在白天,坑道里大部分地方都是漆黑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发霉的味道。为了方便管理,连队规定战士们睡觉时,每人间隔3米、成横排“打地铺”。更令人煎熬的是坑道里的潮湿和阴冷,衣服洗了永远晒不干……

战斗打响,每天数以吨计的航空炸弹倾泻而下,炸得山摇地动,狭窄的坑道就像巨浪中的小船摇摇欲坠。巨大的爆炸声,震得雷丙义和几名战友的耳膜出了血。

当年的雷丙义还不到20岁,战斗的惨烈是他闻所未闻、不曾想象过的。每当他和战友们扛不住时,指导员就告诉大家:“今天我们守在这里,就是为了祖国的亲人能安稳地睡个好觉。”每当指导员说起这句话,雷丙义就会望着有亮光的坑道口,想念千里之外的家人。

雷丙义和战友们的坚守是有意义的。就在数十万志愿军在异国他乡流血牺牲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重重压力下迈出新生第一步——

1953年,中央启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轰轰烈烈展开;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部宪法颁布,首架飞机制造成功;1956年,第一辆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问世……

待到雷丙义退伍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看到处处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他终于明白了指导员那句话背后的意义:“为了祖国安宁人民幸福,蹲守了5年坑道,那些坚守的日日夜夜,一切都值得!”

大通铺

“勒紧裤腰带”支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今天,在雷丙义家的大门上,有一道全村人都羡慕的“荣誉风景”——3块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光荣之家”牌匾。这是他们一家三代从军的荣誉见证。

1976年,雷丙义的长子雷建荣参军入伍。当兵6年,雷建荣的脚步遍布川藏线。作为基建工程兵,雷建荣和战友们的任务,就是维护川藏线这条“大动脉”。

“一顶帐篷,打着地铺,路修到哪儿就住在哪儿。”繁重的工程任务,让雷建荣根本无暇关注住宿条件。这个关中黄土平原走出来的老兵,多年之后回忆往事只是憨憨一笑:“住‘大通铺’的日子是很少挨冻,战友们挤在一起暖和……那个年月有的住就很知足。”

其实,在雷建荣入伍当年,他的同乡秦德全刚好退伍返乡,两人在川藏线上擦肩而过。就在这条天路的终点——西藏,秦德全在那里坚守了7年。秦德全守在青藏高原上的大部分时光,同样住的是“大通铺”。

秦德全初到西藏时,全团找不到一座砖瓦房。为了抵御高原深夜的严寒,官兵只得在木棚上裹一层铁皮,到了太阳暴晒的白天,宿舍里又闷热得像蒸笼。

面对艰苦条件,部队领导一再强调:“同志们,我们不仅是战斗队,还是生产队、施工队!”在上级的号召下,秦德全和战友们开始一砖一瓦建设这个“家”。和泥、背砖、砌墙……等到秦德全退伍之时,新一茬驻藏官兵住进了他和战友们建造的第一代营房。

“生产队”和“施工队”,这两个称呼,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背景。

“发展才是硬道理。”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全军将士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服从经济建设和改革大局,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那个年月,祖国大江南北的军营处处可见的“大通铺”,成为当时许多军人的军旅记忆。

1975年,海军一支7人小分队历经千辛万苦来到西沙中建岛。在这座被称为“南海戈壁”的珊瑚岛礁上,战士们架起一顶顶帐篷,台风一来帐篷就没了踪影,他们只好在岸边搁浅的一艘废旧商船中打地铺,直到建起营房。

艰苦岁月,一茬茬西沙军人在天涯海角叫响“寸土必守”的誓言,守卫祖国蓝色国土。无论多少苦与累,子弟兵一心跟党走。

无数子弟兵的默默坚守,迎来了祖国“春天的故事”,神州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