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爱的和平使者,为世界和平增添最美的“中国红”。

当地儿童与经过的维和战士打招呼。
“在马里,我们代表中国”,这句话是我在机场维和出征时看到的醒目标语,也是被战友经常提及的经典话语。在马里加奥任务区,共有37个国家的维和工作人员,在国际交流平台,我们作为“中国名片”时常会引起维和友军和国际友人的关注。
去年10月24日,联马团东战区举行“联合国日”阅兵活动,我所在的警卫分队应邀参加阅兵式,这也是中国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首次派出蓝盔仪仗队参加联合国纪念日活动。
在当天举行的“联合国日”阅兵活动中,中国、法国、德国、孟加拉国、塞内加尔、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维和部队,应邀参加阅兵式,联马团东战区代理司令哈米杜·宗戈上校检阅维和部队,并向战区所属维和部队致辞。最高民事行政长官哈提姆、战区军事人员、各国维和部队指挥官全程参加观摩活动,我们的中国蓝盔仪仗队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哈米杜·宗戈上校首先检阅了中国蓝盔仪仗队,仪仗队员个个精神饱满、昂首挺胸,一时间引来现场媒体记者镜头的争相抓拍。
哈米杜·宗戈上校在阅兵活动结束后,特意来到我们跟前,他与仪仗队长、警卫一中队中队长肖留洋亲切握手,并赞叹:“你们的军姿所展现的是中国军人的阳刚之美。”
在马里维和任务区,中国军人不仅在国际平台树立起开放自信、传播友谊的良好形象,同时也给当地平民留下乐于助人、帮难助困、传递大爱亲情的深刻印象。
去年6月25日,我随队走访慰问驻地一所小学,为学校师生送去了急需的学习用品和书包文具。学校里的孩子大都在十岁左右,因为战乱和战火波及,上课读书断断续续。
孩子们大概从小都没见过相机,或者说没有属于自己的“百天照”“周岁照”和“全家福”。看到我拿着相机,向我比划,意思是:帮他们照相。我举起相机拍照时,孩子们露出洁白的牙齿,笑得很灿烂,并要求在相机里看上一眼就行。
临行时,身旁的两个小男孩主动要求与我握手,谁料竟拉着我的手不愿松开,我用简短的英语和法语分别与他们交流,才明白孩子实际是不舍得我们离开学校,因为他们记下了:绣着五星红旗的维和军人,经常来学校看他们,并送来学习用品。
去年7月10日,我与战友一同去看望营区驻地布尔贡杰村阿伯杜老村长,看到我们再次登门看望,年迈的老人在窝棚里的木床上吃力地坐起来打招呼,露出慈祥的笑容。他说:“感谢中国军人在我有困难时竭尽全力帮助我,你们送来的药品治好了我的病,有纪律严明的中国军人在村庄附近驻扎,我可以安心地睡觉。”
去年9月10日,我们在驻地组织了“中马友谊日”活动,为加奥残疾儿童康复中心送去了衣物、书包、文具等学习生活用品,并与孩子们一起做游戏娱乐。孩子永远是爱的天使,看着他们开心的表情,我知道中马友谊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
抵达任务区以来,我们在完成维和任务的同时,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定期举行“维和营开放日”活动,邀请驻地儿童走进中国维和营区观看中国国家形象片纪实和中国功夫表演,并现场向孩子们传授汉语、功夫和中文歌曲,赠送学习用具,表达我们对马里人民的友好情谊。
此外,我们在驻地开展捐赠助学、义诊送药、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同时,与维和友军广泛交流,以实际行动展现“爱和平、负责任、重情义”的大国形象。
一位柬埔寨分队指挥官来我们营区参观时说:“中国军人是最真挚的朋友,我永远忘不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警卫连官兵顶风冒雨为我们维修发电设备的场景”。几内亚的军官来我们营区也表达谢意:“当我们遭受袭击后,是中国军人及时伸出了友谊之手,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给养物资和生活用品,帮助我们渡过难关。”
亲历马里维和行动,我在执勤战位用文字与图片记录下异域征程中的一幕幕,感受着中国蓝盔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军脉动。透过战火硝烟执行维和任务,见证我军使命与责任从保家卫国越来越多地延伸至世界各个角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中国军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履行维和使命的身影,将为世界和平增添最美的“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