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红军”从未离开

来源:中国国防报作者:乔振友 曾飞责任编辑:丁杨2019-04-17 09:34

红色交接:结“扶贫亲”成为传统

“渡陂河畔,鱼水情深;东部战区,情系老区;慷慨捐资,百姓之福……”这篇记载东部战区助力井冈山脱贫攻坚的碑文,如今在革命老区广为流传。

4月11日,一场春雨降临。走进坳里镇渡陂村,一栋客家风格的三层小楼房映入眼帘。这是东部战区出资援建的村部办公楼,楼内党建活动室、远程教育室、会议室、图书室一应俱全。

“新修的村部不仅是建强支部的场所,也是军民共建的阵地,感谢解放军!”年逾古稀的老支书兰冬祥一提起这事就激动不已。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2013年,在原南京军区的倡导下,井冈山市人武部与经济发达的上海长宁区、江苏省海门市等9个市(区)人武部携手开展了“联学创新理论、联创先进组织、联建文明乡村”的“三联”活动,调动优势资源对口援建井冈山9个乡镇,9万多老区人民获益。

2016年,新组建的东部战区接过原南京军区的接力棒,让“三联”活动延续下去。当年,东部战区捐建的寨下至渡陂的山村入村道路顺利贯通。

这条路本就是一条红军路。1927年,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从三湾出发,途经此处短暂休整,平整了这条泥土路,让山里的百姓第一次走出大山;如今,解放军再次整修这段路,点燃了村民致富的希望。

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在传承中不断丰富和升华。在井冈山人武部,有一套延续了几十年的“红色交接”仪式:凡新调入的干部职工,读的第一本书是《井冈山革命斗争史》,上的第一堂课是瞻仰烈士陵园,唱的第一首歌是红军歌谣,吃的第一顿饭是红米饭南瓜汤,下基层的第一件事是结“扶贫亲”。井冈山群众都知道,人武部干部职工的标志是一身迷彩服,随身携带民情日记、帮扶手册、挎包水壶和干粮袋“四件宝”。这几年,他们走村串户,吃碰饭、住农家,与贫困户连心结亲,一直持续帮扶不断线。在黄坳乡石角村,龙秀芹老人掰着手指能说出几任部长、政委的名字,老人家临终前嘴里还念叨着“想再看看人武部的人”。

“红军一天”:探索红色旅游脱贫新路

红色沃土孕育了中国革命。在井冈山,当年追随共产党参加红军的有18万人;在1927至1929年两年多的革命斗争时期,平均每天有近60名红军牺牲。那坚韧挺拔的井冈翠竹,见证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也见证老区人民的牺牲奉献。

“我们官兵有责任反哺老区人民,帮助他们增智立志,脱贫致富,让他们振作起来,奋斗起来。”吉安军分区政委邹铁平告诉记者,近年来,他们积极发动民兵、退役军人和红军后代带头示范,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家脱贫。

茅坪乡坝上村,当年毛泽东在此养病49天写下《宁冈调查》等著作。为帮助该村早日脱贫致富,人武部与乡、村干部一道挖掘红军故事,寻找红色足迹,与井冈山市教育培训机构共同打造“红军一天”体验式教学,让学员在一天内体验急行军、救伤员、自做红军餐等内容,坝上村找到了一条通过红色旅游脱贫的新路。

村支书李国锋说:“我的曾祖父是李筱甫烈士,我也当过兵,作为红军的传人和退役军人,我有责任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春雨绵绵,云雾满山。神山村,这个曾经鲜为人知的深度贫困村,如今游人如织,一片欢声笑语。2016年2月2日,在这里,习主席曾对乡亲们说:“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村民彭夏英是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农村妇女,如今却是远近闻名的“名人”。她出名不仅仅是因为习主席到她家吃米果,更因为她作为红军后代的坚韧执着。她的丈夫是一名退伍老兵,早些年腿部受重伤,不能干重活,7年前,村里评审低保时,村干部上门要她填表,她却拒绝了:“作为一名红军后代,也曾经是一名军属,我要起带头作用,低保名额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红军阿哥你慢慢走嘞,小心路上有石头。碰到阿哥的脚趾头,疼在老妹的心里头……”告别神山村时,村里的广播传来这首经典的客家民谣。这首老歌历经岁月风霜,依然感人心扉,让人眼前浮现“十送红军”的场景。

井冈青山在,脱贫终梦圆。然而,脱贫不是终点,在通往小康的路上,军民携手,重整行装,再次出发……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