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抗战三部曲”作者余戈:从技术员转身为军史专家

来源:中国之声国防时空 作者:纪梦楠 责任编辑:乔楠楠 2019-07-08 20:16:02

军史专家余戈: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余戈,1968年7月出生,陕西人。1985年考入原国防科工委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正式入伍。1994年起在原解放军出版社任编辑、副编审,曾任《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主编。2018年调入军事科学院,从事军战史研究工作。他喜欢收藏抗战文物,致力于“微观战史”的研究写作,已出版“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获得国家级图书奖、“2014中国好书”等奖项。

记者:余戈老师您好, 1985年您参军入伍后的第一个岗位是雷达技师,和您之后从事的岗位有着很大差别,怎么实现转型的?

余戈:因为我本人对文科更有兴趣。但是当时为了考军校,只能选理科。后来按照专业分,我被分到一个卫星测控站做技术员。那时说实话在机房里有些不适应,很快我就发现有一个工作非常适合我,当时我们站的政治处在任务期间办了张报纸,鼓励大家都参与投稿。

记者:您当时是不是特别积极踊跃?

余戈:文字工作我干得挺顺手的,所以很快就被调到政治处去做宣传工作。那时候经常写一些散文、小说,写的多了就有机会参加一些笔会。1988年我参加过一次在北京召开的笔会,当时在笔会上,大家学习创作,每个人都会写好几篇作品。老师看了之后就说,你们之中可能将来会有一些人能真正在写作上出成果,他说第一个就会是余戈。笔会结束我回到部队继续工作,很快就收到了一封信,说解放军文艺出版社需要从部队选一些有文学创作基础的人当编辑,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过来帮助工作。

记者:你调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昆仑》杂志社工作这几年,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余戈:最大的收获是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我记得当时主编布置了写报告文学的任务,我的采访对象是第三军医大学烧伤医学权威黎鳌,他家三兄弟都是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我到三医大去,和老人聊了近一个月,我记得他那时已经82岁了,可以说他们家族浓缩了中国教育和中国医学在整个近代史上的发展变化。我写了一篇报告文学,大概有5万字,叫《解读黎鳌》。后来在《昆仑》上刊登后,获了全军创作奖,反响还不错。

记者:我还注意到您在工作之余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比较喜欢收藏抗战文物。

余戈:我收藏了上千件的抗战文物。我收藏的东西都是侧重军事口的,武器装备比较多,当然没有那种违禁的、非法的东西。涉及到抗战期间中日两军在战场上的那些物品,以及一些文献,比如地图,照片,上千件是有的。

记者:你收藏这些文物,主要是为了研究吗?

余戈:是的,主要是为了通过收藏这样一个入口,进入一个知识领域,这种方式会比其他方式比如阅读要来得独特。通过收藏,你对抗战的了解一定比很多人都要真切和细腻,我的藏品中最得意的一件,已经将它捐出去了,我收藏了南京大屠杀首犯谷寿夫的一幅字。

记者:写的什么内容?

余戈:叫“踊跃破南京城”,是关于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一个直接物证。在我家里放了几年之后,被我捐给了南京,现在收藏于南京民间抗战馆。就是这件藏品将我带到抗战研究的这扇门里面,2004年我直接到滇西做了现场考察。我当时很震撼,因为滇西的历史原貌保持得太好了,隔了60年,居然还可以看出当年中日两军交战的阵地,可以看到那些痕迹。回来之后我基本上就在做滇西抗战研究,做松山战役笔记,我的第一本书就是这个内容。

记者:自己当时想到过会写这么多吗?写了三本,七八百页,拿着都非常有质感。

余戈:从2004年开始接触,到2009年我的松山战役笔记就出版了,因为我用的实际上是一种实证的写法,而不是用传统的笔法写战争,用的是纪实文学的那种手段,相当于用了一种类似于像工程研究,把军事、战争这个过程当成一个工程去写。

记者:我刚才看到您办公桌上摆着地图,很想知道您现阶段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余戈:滇西抗战的三部曲我2017年就完成了。 2018年,我调到军事科学院,主要负责编写抗战史工程。这是一套非常宏大厚重的书,100多卷。研究正面战场的抗战,这是下一阶段的任务。我现在把滇西这块内容写完了,已经将触角伸到了缅甸,写1942年,我们中国第一次组建远征军进入缅甸,因为这是开端。

记者:您特别认真地追根溯源,把这些历史还原,您想向社会传达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或者启示?

余戈:历史是不能遗忘的,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大家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度极低,所以需要补课。实际上我做这个事情既是我个人的补课,也是要替大家备好课,把我的心得传递给与我一样,对抗战历史感兴趣的人。当然,我希望有更多的人都能了解,我们中国曾经有过这样的历史,曾经从这里走过来。

记者:我觉得您非常幸运,能够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真正融为一体,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余戈:军营于我而言如同一所学校,它为我提供了这一生在学习方面,在成长方面几乎所有的要素。其中包括一是激情,军营给了我们激情,让我们做事有方向,有情怀。二是兴趣,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个特别好的精神状态,对一个目标怀着坚定的方向感,就很像《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那样。

(中国之声国防时空·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