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思政课讲了25年,为何“粉丝”越来越多——

《共产党宣言》的当代“悦读”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雷森 宋艳丽 李习文 责任编辑:丁杨 2019-08-28 10:22:11

《共产党宣言》有200多种文字、2000多个不同版本,成为当今传播最广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

讲台上站了25年,讲完《共产党宣言》教室里没有掌声,对于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姜延军来说,印象中还是第一次。

不过,一点儿不奇怪。因为今天这次讲课,讲台下只有一台摄像机。姜延军正在录制的,是即将在全军慕课系统上线的网络课程专题——《共产党宣言》研读。

这次没有掌声的授课,在姜延军看来,绝对是一件大事。他相信:通过全军在线课程建设,把《共产党宣言》推介给更多官兵尤其是年轻的战友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传播的大事,也是青年官兵成长发展的大事。

“一旦遇见,必成‘粉丝’!”姜延军的话是网言网语,语气却格外自信。

高冷,是你对《共产党宣言》的最大错觉

真的会成“粉丝”吗?

记者向姜延军展示在某部摸底调查的情况,并提出了疑问。

面对“如果上级不组织,你愿意通过网络慕课系统学《共产党宣言》吗”的问题,有的基层党员的回答是:“否”。

继续问原因,答案则五花八门:“新书都读不完,为啥读老书”“那么深奥的著作,肯定读不懂”“这样的著作是专家和领导读的,我们只要在各种课堂上听老师讲讲就行了”……

一句话,在一些基层党员看来,《共产党宣言》的“范儿”太高冷,遥不可及。

“这是一种错觉。”姜延军说。他从源头说起:马克思、恩格斯动笔写《共产党宣言》时,一个29岁,一个27岁。“这本书,本就是写给全世界无产者看的。只要用心,应该不存在什么‘看不懂’的问题。”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青春宣言、成长宣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个先进政党横空出世时的青春激情和成长豪情。她不仅不高冷,反而激情四射,甚至是很酷、很潮、很浪漫的。”姜延军这样评价。

“不是有一档网红理论节目叫《马克思是对的》吗?实际上,马克思不仅是对的,也是精彩的。《共产党宣言》就是这正确和精彩的典型代表,你完全可以把她当成美文来读。”

姜延军经常在经典著作课上建议学员不要只把《共产党宣言》当成理论著作,也可以当成文学名篇来欣赏、甚至大声诵读。

对此,学员韦舒怡印象深刻。在课堂上,当朗读到“它把宗教的虔诚、骑士的热忱、小市民的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激发,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等语句时,韦舒怡就会觉得激情在胸膛流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字本身,就有一种魔力!”她说。

“从理论穿透力上说,《共产党宣言》可谓一本奇书。读《共产党宣言》,能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我们身处其中的当下。”姜延军举例:“直至今日,全世界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共产党宣言》对全球化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洞察,是具有惊人准确的预言。学者们解释今天的时代特征,还常常要向《共产党宣言》寻求思想资源。比如,描述当今时代的不确定性,‘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这句话总是刷屏,甚至有学者把它作为自己著作的书名,而这句话就出自《共产党宣言》。”

“她的魅力和美妙,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就会知道!”姜延军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