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装见证:三代军人的青春模样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吴永杰 王钰凯 等责任编辑:丁杨2019-10-08 11:02

陈萌(左四)身着07式丛林迷彩服与战友分享她拍摄的照片

在她心里,穿上军装是家风的传承

70年,三代人,初心从未改变。

姥姥李静从小在部队长大,妈妈周敏也选择军营……到了陈萌这一代,在她心里,穿上军装是家风的传承。

2007年,人民军队换发新一代军装。这一年,陈萌考上军校,在她印象里,07式军装的夏裙亮眼而特别。这一身她穿了12年的军装,给陈萌留下许多青春记忆。

2015年,第76集团军某连连长吴建在高原伞降训练时突发特情,英勇牺牲。那一年,部队邀请吴建的家人来连队看看,作为营区里唯一一名女干部,陈萌负责陪同安抚吴建的亲属。

从此,吴建的父亲母亲把她当作亲人一样看待。每隔一两年,陈萌都会穿着军装去吴建家中看望两位老人。在老人家中,她总能看到桌上摆着吴建的军装照。

上次到老人家还是在去年夏天,那天,吴建的母亲拉住陈萌的手,和她坐在床上说话。老人把陈萌军装上的“配饰”看了又看——姓名牌、资历章、肩章上的军衔……老人含着眼泪说:“你穿这身军装真精神、真亲切,看到你就像看到了儿子。”

2018年5月,新修订的内务条令将“军人非因公外出应当着便服”的规定,修改为“军人非因公外出可以着军服,也可以着便服”。

至此,军人身着军装外出又成为街头的一道亮丽风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中国军人的军装形象深入人心,军装设计理念更加注重功能性、美观性,更利于野外驻训和实战演练。

今天列装全军的07式军服拥有较多品种。与87式军服相比,07式军服首次引入单兵军服设计理念,让军队军服迎来历史性跨越。

明天,军装的故事一定更精彩

这是贺兰山下一条不起眼的小路——路面坑洼不平,道路两旁的路灯间隔很远,平时很难看到车辆途经此地。

深夜,道路两侧,刚刚结束“魔鬼周”训练的战士正在休息。作为旅机关宣传干事的陈萌,将镜头对准这些熟悉的面孔。为了不影响战友休息,她关闭了相机闪光灯,调高感光度、调慢快门、增大光圈。

皓月当空,陈萌和镜头中的演训官兵一样都穿着07式丛林迷彩服。这身衣服,是陈萌最喜欢也是穿得最多、最久的。

如今,像陈萌一样的年轻军人,对未来军装“走向”格外关注。训练之余的休息时间,关于军装的话题自然少不了。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备受瞩目。第一时间收看了关于阅兵的各种新闻,陈萌和战友们对阅兵场上首次亮相的几款新式军服,印象格外深刻。

那天,不知谁聊起这个话题,大家瞬间打开了话匣子。

下士周俭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阅兵场上的新式军服帅呆了!穿上这身参加野外驻训,肯定浑身都是劲儿!”一旁的中士姚强接过话茬:“军服上的迷彩色块是渐变色,受阅官兵看起来一个比一个精神。”

有褒奖,亦有期待。19岁的上等兵李健快人快语——“未来军装不是‘花架子’,应该实用耐穿好穿,关键还需具有实战功能性。军人生来为战胜,能为战斗力服务的军服,才是我们期盼的。”

明天的军服什么样?陈萌亦有属于自己的畅想。

“期待新式军服,尽快走进普通军人训练生活。”陈萌笑着说,那应该是一款符合国际审美标准、具有更多实战功能的军服……

梦想照进现实,明天并不遥远。适应战场需求,是新时代军服发展的“关键词”。

从统一军服到军衔制恢复,再到军服系列化、体系化,陈萌一家三代人见证了70年军服发展沧桑变迁。陈萌有个打算:等到将来新一代军服列装部队时,她一定会穿上那身新军装留个影,让这个家庭关于军装的故事延续下去……

(照片与数据由陈萌本人、联勤保障部队供应局提供)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