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军10950天,老兵第一次登上军舰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周演成 范贤明 责任编辑:丁杨 2019-12-02 09:00:13

大海的滋味,只有老兵自己知道。一级军士长刘达勇小心翼翼地拿起一瓶海水,小心地尝了尝。澄澈的海水辉映着老兵胸前的军功章,镜头捕捉了这一幕,也让海水的味道,永远留在老兵记忆中。王柯鳗 摄

说起海军,你会想到什么?

是目光坚定、纵横四海的从容不迫;还是劈波斩浪、走向深蓝的壮美航迹?

有这样一群海军老兵,他们日夜与海相伴却从未出过海,身穿浪花白却从未驭舰远航。驻守在大山岛礁,他们用智慧为远方的战舰护航。挤在狭小的方舱,他们用电波引导战鹰翱翔海天。

当海军这么久,到了说再见的时刻。这一天,老兵们万般不舍,却像第一次穿上军装般开心——南部战区海军组织圆梦蓝色航程活动,邀请来自一线保障岗位和偏远艰苦地区的“老机务”“老山沟”“老观通”登上战舰,向着更远的深海解缆启航。

海明威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

老兵们说,海水五彩斑斓,守着这片海、看到这片海,人生再没有遗憾。

——编 者

◆爱之深,梦之切

11月10日,驻守担杆岛的海军某观通雷达站一级军士长刘达勇收到了一份邀请函:他将跟随查干湖舰出海参加远航训练,来一次“圆梦蓝色航程”。

当日,像刘达勇一样,19名坚守一线保障岗位和偏远艰苦地区的“老观通”“老机务”“老山沟”,都收到了这样一份邀请函。

这19名老兵,大多都已入伍22年以上。再过几天,就是刘达勇和吴清杰、徐朝旭穿上军装整整30年、10950天的日子。在即将脱下军装的惜别时刻,他们收获了这份特殊的离别纪念,老兵们惊喜又感动。

11月12日,刘达勇即将启程前往湛江某军港。一大早,观通站的战友们整齐列队,为他们的“老班长”刘达勇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送别仪式。

观通站几十个兵,每人为他录制了一段“离别心语”。紧握着战友的手,在岛上守了30年的刘达勇哭得稀里哗啦。

担杆岛和家乡重庆相隔千里,这里却是刘达勇的另一个“家”。

守岛30年,这里有他熟悉的装备、相伴8年的“无言战友”老黄狗“贝贝”,这里的战友比家人还要亲。尽管登上舰艇出海远航,一直是刘达勇的梦想,此刻他却更加留恋这个“家”、这里的“亲人”们。

“生命的黎明是乐园,青春才是真正的天堂。”1989年,18岁的刘达勇登上担杆岛。“接兵干部说去南海之滨当兵,我还没见过海呢,跟着他头也不回地来了。”说起当年上岛时的兴奋劲儿,刘达勇的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

初上岛时,岛上生活条件远不比现在,最让刘达勇头疼的是淡水紧缺,生活用水基本靠收集雨水。补给船一个月上岛一次,一个月才能收到一次家书。但那段日子,他的人生之花绽放得最精彩。

干活勤快、人也聪明,刘达勇被选派到技术岗位。装备出了问题,他跟着师傅学,渐渐成了技术骨干。生活中遇到难事,他就和战友坐在礁石上聊天。

时至今日,他还会把老兵当年对自己说的话,说给年轻战友听:“凡事聊开了,心情就像眼前这片海。心海静而无边,人生万里无云。”

当一个人对雷达、对大海,比对家乡还要熟悉、还要亲密,心理上就会开始依赖、离不开了。

坚守的日子里,刘达勇成为丈夫、成为父亲。让他愧疚的是,离家千里,家里的事他想管也管不了。让他感动的是,再难的事,家人都是最后一个让他知道。刘达勇常说,是家人的理解,让他有勇气在担杆岛坚守下去,一守就是30年。

入伍第10年,刘达勇成了所在大单位的技术骨干,上级多次要调他去条件更好的驻地。朋友劝他早点退役,还帮他联系好家乡县政府的工作,他也不是没心动过。

每次面对“去留抉择”的时刻,刘达勇的思路总是“转了一个圈又转回来”:“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但是岛上的日子宁静而纯粹。”

“当你见过沧海横流、潮起潮落,你也就拥有了一种豁达。”刘达勇的想法很简单,再难的事坚持下去,把这件事做到极致,都会有收获。守岛30年,心情起伏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去看海,生命的喜怒哀乐就像眼前的风景,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清楚。

午饭后,刘达勇将挂满军功章的军装,小心翼翼地叠好放进行李箱,这位老兵思绪又一次飞回到自己刚穿上军装的那一天。

“那一天,好像就在昨天似的,30年过得太快了……”刘达勇说。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