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边防连队 一所边陲小学

帕米尔高原:一段守望绵延58年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张强、王雪振、唐帅 责任编辑:张诗梦 2020-04-23 02:08:16

连队官兵同孩子们开展娱乐活动。

连队官兵为孩子们辅导功课。

连队官兵带着孩子们做手工。

刘南松、陈圣圣摄

俯瞰祖国版图,迈丹只是西陲帕米尔高原上的一个小黑点。喀喇昆仑山与天山在此交汇,碰撞衍生出的座座山脉如树叶纹路般,装点着苍茫单调的大地。

山高路遥,现代文明历经坎坷,才蹒跚走进迈丹:这里电脑仍是稀罕物件,手机信号至今时断时续……

这里又被称作玛依丹,在柯尔克孜族的语言里,意为“上有油下有粮的地方”。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队伍经过长途跋涉,走到这里扎下营地,因地得名“迈丹边防连”。从连队驻地向西2公里外,迈丹小学静静伫立,两者算得上“比邻而居”。在长达58年的过往岁月里,连队助学兴教、真情守护迈丹小学的故事一直在延续。

“祖孙三代,都是迈丹小学的学生”

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夕阳还没落下,村民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就提着小板凳,早早来到迈丹小学教学楼前的LED大屏幕前,悠闲地等待着电影晚会的开场。

对于包括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在内的迈丹村村民们来说,参加由迈丹边防连利用这个LED大屏幕开展的集体观影活动,是每周一次的欢愉时光。

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今年72岁,是迈丹村原民兵连连长,也是迈丹小学的首批学生。在他儿时的记忆里,最初的迈丹小学最多算是个扫盲班,学生除了适龄儿童外,还有不少村里的成年人。由于没有固定校舍,牧民的毡房被轮流当作教室,汉语和数学是主要的授课内容。

大多时间,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和小伙伴们会选择“泡”在连队里,好奇地观看官兵的学习训练生活,有时还能幸运地摸一摸官兵手中的枪。连队当时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开展学文化活动。每当这时,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总会蹲在一边,安静地听讲,“有了连队的便利条件,汉语也就越学越好,不仅会说,还学会了写”。

“我父亲和我都毕业于那儿,前年我的孩子也从那儿毕业了。祖孙三代,都是迈丹小学的学生。” 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的儿子居玛·库尔班说。

1980年,运转了20余年的迈丹小学流动教学点无法满足当地孩子们读书的需求,连队官兵帮助建起了3间教舍。

回顾过往岁月,居玛·库尔班留下了许多有关连队官兵帮助他的温暖记忆。

当时,居玛·库尔班由于缺少练习册和铅笔,只能用折断的骆驼刺作笔,在地面上划拉着写字练习。连队官兵提供的文具,让居玛·库尔班尝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什么滋味。

“与大多数孤守一方的边防连队相比,我们其实是幸福的,因为这里有村民作伴。”迈丹边防连现任指导员彭国棋介绍,虽然他们的守护范围大都是无人区,但在连队驻守迈丹58年的时光里,附近的柯尔克孜族人陆续迁徙到连队周边,形成了如今的迈丹村。

也正是因为这样,从买买提明玉山·乌斯曼那一代人开始,每一位迈丹村民都曾在迈丹小学求知求学,开启成人立业的生命之途。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