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事要讲,今天的事也要讲
几天前,提干离队3年的李天麒回连探望,看到自己当列兵时的事迹“印成了铅字”,直呼“没想到”。
今年初,连队出版了《工兵红一连新闻故事集》。这本32开的软皮书,收录了自2000年以来连队官兵自己写的故事。李天麒的事迹,在故事集里叫做《“明星列兵”挑大梁》。入伍半年,他就被团里评为训练尖子,以列兵身份代理班长,参加集团军工兵专业比武拿了集团装药单项第一。
李天麒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事迹能在义务兵中“发酵”。看到故事集的第二天,上等兵刘小明在连队义务兵中拉了一个微信群“我要进故事集”。群里,不少同年兵较上了劲。
故事集引发的连锁反应,超出了周刚和汪涛的预期,他们没想到“当代史对连队意义这么大”。
没想到,老兵从中找到“那么大的自豪”——
“地质非常硬,一镐下去冒火花,一星期下来圆锹磨成平头锹,2个月人均挖断3根锹2柄镐……”连史室里,翻看故事集中当年连队施工的一篇报道,1998年退伍的郭怀军满眼含泪,一遍遍冲着同来的老婆孩子说:“我是工兵红一连的兵。”
没想到,官兵从中找到“那么大的动力”——
郭怀军那次来队之后,周刚对战士们的一句话印象深刻,“老兵当年用一锹一镐书写历史,我们现在每一扫把也是在书写历史”。
一番追寻,几多“没想到”。周刚和汪涛达成共识:“当年的事要讲,今天的事也要讲”。
他们准备趁移防搬迁的机会,扩容连史室,增添更多“当代元素”。如今,他们的想法得到旅领导认可,目前正在机关指导下加班加点拟制连史增补和连史室规划方案。
周刚憋着一股劲,“要让谭照杰们不再遗憾,让更多官兵受激励成为谭照杰们”。(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