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军边防部队电网建设进入快车道

来源:“解放军报记者部”公众号 作者:朱海军 郭晨 责任编辑:陈丽娜 2018-01-09 09:07:24

截至2017年11月底,东海、南海方向20余个边防海岛部队电网建设工程全部竣工通电,比计划通电时间提前一年。日前,笔者来到部分边防部队采访,深切感受接通大电网对战备训练和官兵工作生活带来的改变。

当地电网公司为海岛部队安装的用电设施。郭晨 摄

“边防部队电网建设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固边工程、军心工程。”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他们积极协调国家能源局,将部队电网建设融入国家能源建设“大盘子”,按照“国家政策引导、企业组织实施、军队购买服务”的原则,高效推进边防部队电网建设,经过近一年努力,目前已为全军89个边防部队接通高效长明电,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按照边防部队电网建设计划,2018年前,将为226个具备通电条件的边防部队通大电网;2020年前,随着通电条件的进一步改善,为其余边防部队通大电网或建设可再生能源局域网,有效解决军队和武警边防部队用电难题。

从群山连绵的高原边陲,到碧波环绕的海防前哨,大电网的接通,就像火炬一样点亮了座座营盘,为提升部队战备训练水平提供了坚实可靠能源支撑,更温暖了官兵们的心。

当地电网公司为某海岛部队架设的大电网线路。郭晨 摄

在三亚海军某部,官兵们欣喜地说,大电网连通至新设的某主阵地,高效稳定的电源连接至主战装备,装备用电即插即用,展开反应时间大大缩短,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使部队应急反应能力显著提升,而且发电用油消耗降低90%,减轻了不少后勤保障负担。

在大万山岛,已有27年“岛龄”的一级军士长曹国其向记者讲起了驻岛用电史。“以往只能靠柴油机发电,功率从最初的10kw、45kw,一直增加到200kw,但受柴油机发电特性限制,自发电电压不稳,荷载有限,设备易出故障,很多时候生活用电要向工作用电让路;海岛台风雷电等恶劣天气多,一旦夜里发电机受损出故障,营区就一片漆黑……”以往用电的种种困难,曹国其无一不亲身经历过,他感慨地说:“现在好了,大电网电压稳定,持续供应,安全系数高,问题少了很多。”

边防部队柴油机发电室。郭晨 摄

走进该部雷达室,正在值班的技师边凡伟向记者讲起了他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去年7月,家人来岛探望,女儿不慎摔伤,边凡伟请假送妻女下岛去医院,正在排队就诊时手机响了,站里一台机器因电压不稳发生故障,通知他抓紧回去维修。为了不影响装备正常运转,边凡伟安慰了妻子和女儿后,火速赶往码头,可最后一班客轮已开走,当晚无法返回单位,心急火燎的他联系友邻单位技师临时救急。次日一早赶回后,加班加点抢修到深夜才将故障排除,而此时备用机器也已达到负荷临界点。“现在用上了大电网,装备不会轻易出故障,值班更加有保障。”边凡伟欣慰地说。

笔者了解到,长期以来,一些边防部队长期受用电难题困扰,除自然环境和技术条件制约之外,军地对接不通畅、任务区分不明确、运维力量薄弱也是重要因素。采访中,军地相关部门领导一致谈到:“如今电网建设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推进,得益于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所提供的宝贵机遇,得益于军队改革后军地职能部门对接更加顺畅,协调更加有力。以往部队分头协调驻地电网企业,负责组织招标设计施工等工作,协调头绪多,难度大,有时可能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现在电网企业主动对接部队,最快只需一个月就能通电”。

当地电网公司为东福山岛架设的大电网线路。郭晨 摄

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和军委后勤保障部组织召开边防部队电网建设任务部署会,标志着这一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双赢工程全面启动。双方建立军地协调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召开重点方向重点任务推进会,深入多个边防连队哨所,对改革后边防部队用电需求及电网建设方案提出可行性意见。从今年7月开始,全军边防部队电网建设转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山高林密的广西边陲,笔者随南方电网公司维护人员乘车一路攀爬来到海军某观通站。从悬崖边俯瞰,深山巨壑之间,一根根电杆架设着电路从两个不同方向蜿蜒而上,最终在山顶汇合接入该站。

大万山岛海岸用电设施。郭晨 摄

当地电力部门负责人介绍,围绕部队战备训练的特殊用电需求,他们采用双线双变供电模式,如果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切换供电线路,确保部队用电不间断。面对复杂的施工地形,他们使用无人机引线提高工作效率,推行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的建设管理模式,提高建设标准和设备自动化水平,提升工程管理质量,努力把这项惠军工程打造成精品。

“通了大电网,官兵们的生活改善了许多。”走进该站洗澡间,教导员姚海洋指着淋浴设备告诉记者,早期柴油机发电负荷有限,热水器不能常用,有时官兵们用柴油机的冷却循环水洗澡,腐蚀皮肤且不卫生,现在终于可以舒畅地洗上热水澡了。他带记者来到一间战士宿舍,打开空调后一股热风迎面吹来,被海风吹得冷嗖嗖的身体一下暖和起来。“我们用空调,除了调节冷暖,除湿也是一个重要作用。”姚海洋告诉记者,山顶一年有六七个月都是雾天,雾大时就像小水珠一样,以往电力供应不足,空调使用受限,房间内湿气很大,晚上睡觉被子都是湿漉漉的。现在通了大电网后,上级配发的生活娱乐设施都可以正常使用了。

当地电网公司人员在东福山岛上维护用电设施。郭晨 摄

在祖国最东端的居人岛——东福山岛上,大电网也在悄然改变着部队官兵和当地居民的生活。在海军某部营区,以往轰鸣的发电室如今静悄悄,正在保养柴油机的油机班班长聂灼青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岛上居民的用电及电路维修都由部队保障,近年来游客逐步增多,用电量不断增加,仅靠柴油机发电保障越来越困难,尤其旅游旺季时居民用电超负荷经常造成电路故障,官兵们维修电路可没少费功夫。

一级军士长、雷达班班长范正军在岛上待了20年,“用柴油机发电,最不方便的是油料补给”,回忆起刚来站里时运油的情景,范班长记忆犹新,“运油要挑一个风平浪静的好天气,先用登陆艇载着桶装柴油驶近码头,然后将油桶推到海里,大家跳下水边游边将油桶滚上岸,那时站里没有汽车,每桶油一百多公斤重,全靠肩扛手抬送到站里,补一次油全站官兵齐上阵也要一个星期,极其费时费力。

当地电网公司为海岛部队安装的用电设施。郭晨 摄

笔者刚走出发电室,一阵柴油机轰鸣声突然传来,响彻整个营区。“虽然通了大电网,但为了应对突发情况,柴油机每周都要定时热机,”巨大的噪音中,聂灼青不得不提高嗓门说话,今后对柴油的需求量大大减少,不仅减轻了运油之劳,还能节省一大笔用油经费。

“大电网通过海底电缆接入东福山岛,施工难度较大。”国家电网当地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在施工中强化对电缆的固定和保护,尽力避免因岩石磨损和船舶抛锚伤及电缆,全力保障国防用电的可靠性。

军民融合,电网情深。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推广固化前期建设经验、建设模式、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抢修抢建、运维管理等方面加大军民融合力度,实现部队电网高效率建设、高效益保障;对市政电网无法覆盖的,综合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采取国家政策引导支持、能源企业建设运维、居民和部队享受优惠用能服务的方式,构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清洁高效的边防高原岛礁能源保障体系,为部队作战训练、武器装备、官兵生活提供更加安全可靠、持续高效的能源支撑。(朱海军、郭晨)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