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东北这座山改了名字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焦国庆 2018-03-25 08:33:05

因为他们,东北这座山改了名字——

小孤山十二烈士

1938年3月,日伪军发动春季大“讨伐”,多路进攻吉林省宝清县(今属黑龙江省)境内的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鉴于敌我力量悬殊,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部指示第5军第3师向勃利、密山地区转移,与敌周旋。

16日,第3师师长李文彬命令第8团将宝清西沟与宝石河子之间尖山子附近的警戒部队撤回,向密山、宝清、勃利三县交界处的兰棒山北麓李炮营集中。第8团第1连驻守在兰棒山沟口,担任警戒任务。这里是通往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部和第5军根据地的咽喉要道,是密营(当时东北抗联部队建立的坚持斗争的临时后方基地)从山里到山外数十里防区的头道卡子。

18日,100多名日军骑兵和200多名伪兴安军,由王福岗向南石灰窑沟里进发,企图偷袭抗联第5军密营。伪兴安军是经过特别训练的蒙古骑兵,异常凶悍。

凌晨时分,这股日伪军进至密营头道卡子,被第1连发现。连长李海峰和指导员班路遗带领14名官兵迅速占领卡子东南方的小孤山制高点,利用岩石、树木筑起堡垒,准备阻击敌人,掩护主力转移。

小孤山位于宝清县西部兰棒山北麓的大尖山子脚下,距县城60公里。因在宝石河上游的河谷平原上兀然隆起,好像是守护着群山大岭的一位哨兵,当地人称为“小孤山”。山并不很高,只有百余米;山也不算大,方圆几公里;但山势险峻,林木葱郁,还有泉水潺流成溪,山道旁自然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花草。山顶之上,有横七竖八的大石和低洼不平的坑。

第1连是有名的炮手连(当时东北把枪法好的人叫做“炮手”),号称“神枪手队”。指战员多为猎户出身,个个枪法精准。连长李海峰的枪法更是出神入化,被誉为“射手之王”。

拂晓时分,日伪军向小孤山发起攻击。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第1连官兵们都十分清楚,只有决一死战,别无退路。

师部交通员张凤春当时在第1连,也参加了这场战斗。他回忆:敌人像蜗牛一样缓缓向前爬着,约半个小时之久,才前进不到50米,大概又过了20多分钟,敌人离我们只有百来米了,这是正得手打的地方,左右两边工事里的同志早就急得摩拳擦掌。李连长两手握成一拳,使劲在空中由上至下猛劈一拳,这是开始射击的信号。立即,三个雪堡里的机枪步枪一起打响,第一批40多个敌人“尖兵”像死猪一样,“扑通扑通”地摔倒在半山梁上的雪地里。

由于第1连占据山顶有利地形,枪法又准,日伪军从山下进攻很困难,于是就动用火炮轰击阵地。在李海峰的指挥下,官兵们充分发挥“神枪手”的威力,连续打退了日伪军3次进攻。但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残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日伪军伤亡惨重,精疲力竭,退到山凹处休整。山顶阵地上,第1连只剩下5个人。利用这短暂的平静,身负重伤的李海峰对张凤春说:“你身上带有重要文件,一定要突出去,把文件交给上级,其他3名战士有伤,你也要照顾好他们。这里的情况也要向上级汇报。”

天完全黑下来了,日伪军借着夜幕偷偷地从东南面向小孤山上爬。张凤春含泪告别李海峰,带领3名战士乘敌不备从西北面滑下去,脱离了险境。小孤山上又响起激烈的枪声,渐渐地枪声停止了……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在这场战斗中,12名抗联英雄同日伪军英勇战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遗,排长朱雨亭,战士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王仁志、张全富、杨德才、王发、李才。

抗联第2路军总部为烈士举行了追悼大会,将小孤山命名为“十二烈士山”,组织撰写《烈士山十二烈士》,印发各军广为宣传。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