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撤一万五,归来两三千”

军史里,闪耀着浙东纵队的英名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范匡夫责任编辑:刘上靖2018-04-22 02:02

抗美援朝战争中,第60师冒着严寒向战区开进。资料照片

全歼敌“五大主力”的最后一个——

分两次,“啃”掉了这个王牌军

解放战争中的宿北战役后,我第3旅随纵队回师山东,先后参加了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后又打到外线。就在外线的河南濮阳,1948年5月中旬,朱德总司令前来视察,他在作形势报告中说:“消灭了国民党的‘五大主力’,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你们要玩龙灯,钓大鱼,歼灭第5军”。敌第5军,是我第1纵队的老冤家,其时就在黄河对面。朱总司令这么一鼓动,部队求战情绪更高,驻地四处响起了“打5军,打5军,钓大鱼,玩龙灯,先剥皮,后抽筋……”的歌声。

一个月后,豫东战役打响了。第3师(旅已改师)在战役编成内,和包括第5军在内的敌邱清泉、区寿年、黄伯韬兵团鏖战了月余。 7月4日晨,蒋介石飞临豫东上空督战,敌出动大批飞机轮番轰炸第3师第7团守卫的柴砦、董店等阵地。由于连续恶战,第7团伤亡重大。这时,全团将可战兵力合并组成20余个步兵班,一面抢修工事,一面在阵地上举行火线宣誓。中午,敌机分批对我柴砦阵地进行毁灭性轰炸,阵地上硝烟滚滚,烈焰腾空,敌步兵在坦克掩护和引导下,以密集队形猛攻上来,第7团政委汪志华亲自到最前沿做鼓动,勇士们跃出堑壕与敌拼上刺刀,迫使敌人后撤。敌人连续攻打柴砦7小时,柴砦阵地屹立未动。接着,第7团又奉命参加攻打王老集,这时,全团只剩下12个步兵班了,其中有4个班是9连的。9连是新兵连,原来的任务是抢运伤员。现在由连长李阿其带领参加突击,李阿其手臂被打断负了重伤,指导员范琪接替指挥,在夺回阵地后,范琪又不幸中弹牺牲,营教导员、优秀政工干部夏白,也在突击中壮烈牺牲。第7团勇士们就这样前仆后继,夺取了胜利。豫东战役,我第3师所在的第1纵队以伤亡5480人的重大代价,歼灭了敌1个旅部,3个整团又2个连,俘其兵团参谋长以下官兵7250余人。敌第5军这条“大鱼”,被打得遍体鳞伤,离完全消灭它的日子不远了。

在淮海战役的总攻阶段,机会来了。在永城西北的罗河堤、朱小庄, 第3师发起向敌第5军第45师的勇猛攻击。敌人飞机轰炸,大炮狂轰,两面夹击的火力,又密又急,像泼水一样,我第9团忍着伤亡,坚决前进,揳入敌人的主要防御阵地,展开残酷的白刃战。第7团、第8团全面投入战斗后,敌人又穷凶极恶地先后使用了毒瓦斯和火焰喷射器,战士们在毒气和烈火中翻滚着,用湿毛巾掩着口鼻,流着泪水,顽强地坚持战斗。经三天的连续攻击,最终逼迫敌第45师师长、副师长以下3000多人向我第7团投降。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中的最后一支主力就此覆灭。

淮海战役后,第3师在统一整编中编为第20军第60师,所属第7、第8、第9团分别编为第178、第179、第180团。部队随后参加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战役。

相关链接

1952年9月,第60师奉命移交防务,10月离开朝鲜回到上海,年底移防浙江。一去7年,当初的浙东纵队,战斗里成长,烈火中淬砺,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经受了敌军多为精锐主力,作战规模大,战役层级高,战况格外激烈的战役战斗的严格考验,无数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查看这支部队的史料,许多连队和营团都有几次打得“差不多”的经历,打得差不多了又补,补了又打。如第9团,因伤亡大,1947年11月并入第7团,一年后才又有了第9团;1951年2月,又因牺牲减员很大,一次性补进了第266团的3个营。硬仗恶仗打得越多,牺牲减员就越大。如今,在第60旅(师改旅)旅史里,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烈士,有名有姓写着的共有6281名。这虽包括了后来合并来的原175团的烈士,但没有算进涟水整编时从浙东纵队分出去的部队的烈士。如第2旅,在涟水改为新四军独立旅,半年后又调归编为纵队特务团,后来该团并入第1旅第3团,再后来第3团又合并到第2团……不断地合并表明,第2旅的官兵也大多牺牲了。另外,无名烈士也没包括进去。战争年代,由于战斗频繁,部队高度流动;又因战斗减员,团以下部队拆拆合合很普遍;在战斗胜负难卜时,为防万一,还烧了资料,使得很难建立和保留较全的档案,出现不少无名烈士。一些老同志认为,7年作战,浙东纵队的无名烈士少说也有两千多,不少先烈就长眠在华东、中原及朝鲜那些成片的无名烈士墓里。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