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亮:在 刚果(金)枪林弹雨中谱写“最帅逆行”

来源:海峡之声网作者:鞠先鹤 杨涛 马辰超责任编辑:杨一楠2018-08-07 18:14

观察交火,“我去,谁跟我一起?”

2016年4月4日凌晨一点多,与刚果(金)首都金沙萨一河之隔的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突然传来交火的枪声和爆炸声。

刚果(布)武装叛军发动军事政变,携带重武器,企图要攻入首都,推翻政府。凌晨三点左右,叛军已经攻到了接近刚果(布)首都的边缘。河对岸就是谢亮所在的联合国驻刚果(金)维和营地。

早上七点,联合国维和营地办公区清洁工已经开始打扫卫生。

突然,一枚流弹向谢亮所在营区飞来。“砰”的一声巨响,流弹从房顶穿入,在隔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办公室侧面的墙壁上钻出一个洞,弹头随即深陷到了墙体内部。

此时,谢亮正担任军事观察员队代理队长,遇袭的办公室正好是他们的责任区。

上级指令,立即到交火点附近调查取证。

谢亮用电台呼叫联络外出巡逻的军事观察员队。

“我去,谁跟我一起?”谢亮站了起来,望着身边的队友们说。

这一刻,办公室内的空气似乎凝滞了。谁都知道,去河岸边观察对岸交火情况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加之,防弹背心和头盔还没有配发到谢亮所在的观察员队,更是多了一层危险。

“当时大家还是比较迟疑的,意识到了这种危险性,谁都不想领那个抚恤金寄回家。”当问及有没有担心自己的安危,谢亮这样和记者说,“在军事观察员队,我是唯一一个来自大国的军事观察员,感到责无旁贷吧。这也是体现我们大国地位和军队形象的关键时刻,使命在肩。”

一位来自尼泊尔的队友站了出来,说:“我跟你去。”

随后,谢亮和来自尼泊尔的队友一同前往距离交火点最近的刚果河岸边记录观察有关情况。

2016年4月4日凌晨,刚果河对岸的刚果(布)首都突发未遂武装政变后带队赴边境哨所勘察情况。

紧接着,他们迅速回到枪击现场调查取证。回到办公室的那一刻,刚一进门,留守在办公室的队友向谢亮和尼泊尔队友竖起了大拇指。从他们的眼神中,谢亮看到了队友们对自己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的钦佩,和对自己所代表的国家和军队的敬佩。

从技术角度看,根据射击距离、弹孔直径和末弹道的轨迹,谢亮初步判断对方使用的是重机枪或高射机枪,并在取出弹头后得到了印证。此外,谢亮还进一步从政治层面分析袭击的动机。联合国营地处于交火方向的垂直角度,一般是打不过来的,除非是蓄意的射击。

“我们做出分析,河对岸武装叛军蓄意袭击联合国营地,以便扩大政治影响。”谢亮回忆说,“这种分析最后得到了总部的认可,引起了联合国维和部队高层重视。”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