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围困长春》是怎样写成的

来源:解放军报客户端 作者:杨晶 张翼飞 刘福生 责任编辑:李晶 2018-11-29 23:08:18

这是一部呈现壮阔历史画卷的长篇纪实作品。

这是一部纵论将帅战略与战术艺术的绝唱之作。

“我秉笔直书,有勇气直言不讳。有功即写功,有过即写过,既要写胜利与成功,又要写失败与教训。唯要靠证据支撑观点,靠原始档案资料说话。”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李发锁在查阅2000多万字的资料、档案、典籍、文献,引用900多条注释,进行无数次的实地采访,历经5年的辛勤笔耘后,写就长篇纪实作品《围困长春》。作者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剖析书写历史,理清诸多臆断,还原了70年前这场惊心动魄的长春战役的真相。

“真实即力量”,长篇纪实《围困长春》是一部怎样的作品?这部让专家学者、广大读者尤为推崇,且多次获奖的作品是如何写成的呢?

李发锁,笔名凡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曾任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动迁》《官司》等6部,长篇报告文学2部,中短篇小说多篇。作品数次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获得多种文学奖项。新著《围困长春》继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提名后,又获古镇杯中国作家报告文学奖、第七届徐迟报告文学奖。

●长篇纪实《围困长春》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围困长春》围绕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主要战役与重大历史事件,尤其是围困长春战役的发生、发展、胜利的全过程展开叙述。作者李发锁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把东北解放战争与围困长春战役放在二战结束后的世界大格局中进行考量,既讲述了领袖的战略、策略对战争走向的重要性,又剖析了围困长春战役若干似是而非的说法。两部分内容回答了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战胜国民党,证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确认了共产党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不忘初心、保持光荣传统在今天的重要意义。

●《围困长春》是如何写就的?

中国军网记者:您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李发锁:我在写第6部长篇小说《细菌》时,了解到围绕长春围困战,几十年来有若干似是而非,甚至颠倒黑白的说法。作为一个有从军经历的老兵,我对人民军队充满感情,我不能允许我的战友牺牲了生命还背着黑锅;作为一名有47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我对党充满自信。民心向党,所以我必须为我们共产党、为人民军队弄明白这件事,还历史以清白。

中国军网记者:您曾有10年的军旅生涯,当年的部队生活对您的文学创作有什么影响?

李发锁:当年的军旅生活对我有三方面影响。

一是感情方面的,10年军旅生涯虽然不长,却是在我人生(20至30岁)的黄金阶段,部队在我最需要人生定向时,把我引向了一条光明大路,让我受益终生。为此,我对部队充满了感情,我不能容忍一些人攻击诋毁部队一一犹如攻击我的母校与恩师。实在说,写这个题目是有一定风险的。是对部队的深厚感情,感恩报恩之心,使我有了勇气。

李发锁(资料图)

二是军旅生活给了我毅力。书出来后,许多人都问我背后是否有个班底,意思说那么复杂的一个大部头,凭一己之力不可能完成。现在回想,我一人竟然完成了,主要原因是部队教给了我毅力。吃苦是军人的底色。部队给我最大的恩惠,是用10年时间,向我的血液里注入吃苦耐劳、克服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这才使我能在5年间,数次挫折数次不挠地坚持了下来。

李发锁(资料图)

三是军旅生活使我写军事题材犹如写自己的事,家里的事,不需要到部队体验生活。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