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79集团军加强士官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郭晓航 郝海龙 海洋责任编辑:焦国庆2018-03-24 08:16

【调查感言】

当一名合格士官不容易,做师傅带好徒弟同样不易。作为工作训练的指导者和日常生活的示范者,士官平时同战士直接接触的机会最多,对他们的训练情况、个人特长、精神面貌更为了解,在指导帮助、管理帮扶上更为有效。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士官队伍的传帮带作用,把“兵管兵”“兵育兵”真正落实下去,才能不断传承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确保士官队伍能力水平不断茬。

视角③:队伍稳定性

“组织对咱这么好,咱就得拼命干!”这是某旅四级军士长肖年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了解肖年明的人,都懂得他这句话的分量。当兵15年,肖年明先后在3个师旅级单位和4个建制营连工作,分别从事过文书、军械员、坦克车长、有线电话兵、接力班长等多个岗位——不断的变化、不停的冲锋,成了他军旅人生的常态。

变化,意味着颠簸和挑战。2011年10月,他所在连队进行整编,他调整到外地某单位,从车长成了一名电话兵。

到了新单位、新岗位,如何继续干下去?突然要奔赴异地,又该如何向怀孕的妻子解释?面对调整,肖年明不是没有动过“脱军装”的想法。

第二天,同样要分流的连长和指导员把连队的军嫂都请了过来。这些军嫂们第一次看到了丈夫工作训练的地方,第一次参观了部队的荣誉室。

“说起连队历史和平常训练,他的眼睛里总会放出光来,我知道,这是他热爱的地方。”从连队回去后,肖年明的妻子下定决心,哪怕自己再难,也要支持丈夫的决定。而新单位的举措更是让他倍感暖心:“让有现实困难的官兵优先休假!”就这样,肖年明到了新单位没几天,便踏上了休假的归程。

部队的温情关怀,干部的模范带头,家属的认可支持,让这群基层骨干在每次面对变化时都能稳住心神。

在肖年明看来,能让他克服这么多困难一直坚持到现在的,还有越来越好的部队环境。“与以前相比,士官在部队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自己的个人价值也能得到更好实现。”和他的想法类似,在某旅组织的一次调查中,75%的士官因为“前景广阔、发展平台更好”选择留队,不断提高的工资待遇、风清气正的部队环境,让这份职业的吸引力愈发显现。

温情关怀激励士气,暖心举措催人奋进。今年2月初,多名优秀士官走上该集团军首届“雷锋传人 强军先锋”的领奖台,捧回一个个荣誉奖杯,成为士官队伍稳定发展的一个缩影。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