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语文课本:倾听远去的军号声

来源:国防部网作者:杨一楠责任编辑:杨一楠2018-07-31 09:44

解放战争时期

课文《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插图

背景梳理:

在解放战争战略反攻期,1948年5月25日,我军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在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突击受阻,遭遇严重伤亡。

课本回顾:

文章记述了在我军被敌暗堡所阻时,董存瑞挺身而出,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董存瑞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用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他牺牲时,年仅19岁。文章赞扬了董存瑞为了解放事业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课外拓展:

董存瑞烈士墓

董存瑞没有留下遗体,爆炸后的现场只找到一只鞋。如今,董存瑞烈士墓的墓碑后面有一扇小铁门,推开门,正中央放着一口四尺长的棺材,上面粘贴着董存瑞的遗像,棺材里面放着一个木牌,木牌上面是用朱砂写下的九个字:“以此木代替烈士遗骨”。英雄虽然尸骨无存,但精神长留人间。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身上,都闪动着当年董存瑞的影子。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