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魔鬼旅"特战连,初来乍到的他就去鬼门关走了一遭……

来源:中国军网综合作者:任逸飞 柳金虎 王雁翔 等责任编辑:王俊2019-09-27 10:40

胜利日

■袁金涛 周瑞博

8月10日那天下午,袁野破天荒地吃了一大份“滋滋”往外冒油的饺子,一大碗放满了香菜和堆尖胡椒粉的油泼面,一碗由于味觉麻木无法辨识什么馅儿的馄饨。他只是觉得这样狠劲地大快朵颐,是他能与命运抗衡的最佳方式。

那天,他终于挥泪告别替补,踏上日思夜想的阅兵合唱台。也许因为兴奋,他选择用吞咽来遗忘与付民一站到底的决心。

新训期间,付民就风头尽出,他浓烈的口音散发着比辣椒面还猛烈的冲击力,粗壮而又跑调的队列歌曲一度带乱所有人的步子。

作为替补,袁野和付民都绞尽脑汁力求练就一副金嗓子,哪怕是铜嗓子,也终究好过他们这两面破锣。教歌员让打开胸腔,让自己成为一个巨大的音箱,但付民这台音箱的本质不过是加剧干呕的响度。

那几日,他们殚精竭虑,仍旧未能领会教歌员耳提面命三令五申的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和神乎其神的美声唱法。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再度本色出演,用声嘶力竭展现仅存的血性,并以此掩盖自己的五音不全。

付民是陆军,作为“老大哥”去了海军方阵做替补。陆军队友用别样的眼神看他衣服的“白”,而海军队友似乎奇怪他“军绿”的心。和在陆军做替补的袁野不一样,袁野和自己身后的队伍则完全没有军种的界限。

白天,袁野、付民和正式队员一样顶着炙热的太阳汗如雨下;晚上,他们一边声嘶力竭地练歌,一边孜孜不倦地识谱。他们盼望着耐暑训练的太阳再热一些,雨训的雨再大一些,体能训练强度再猛烈一些。最好能把台上的队员们直接晒晕,或是幻想他们突然跑断了腿、卧床不起。

他们想到了所有可能存在隐患的方方面面,并期盼着它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发生。可上苍却毫不偏心,哪怕多给正式队员一点“厚爱”。

在战场上,他们是以命相抵的手足,可现在正式队员越悲惨,他们却越开心。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天,机会突然来了。

但真正走到台上,看着那个晕倒的队员被抬上救护车,袁野心里还是一阵难过。或许就像团长说的“合唱团只有我们,没有我”。“我们”不完整了,“我”的心也跟着疼。

居高临下,付民白色的海军服映在袁野眼前层层荡漾。那天付民也有了上台的机会,但几分钟后,苏醒的队友又重新将他取代。

操场上,光和热势如破竹,队员们不遗余力。漂浮在草皮上的浑浊空气开始共鸣,每一粒尘埃都仿佛有了灵性,融在令人头晕眼花的热浪里,不断敲击着近旁军乐团乐器上的金属簧片。

第一次上台后的付民感触颇多,他在寝室支支吾吾半天后,一头雾水的袁野才听明白他想约自己一块出去走走。

“三大队5排9列”,走在路上,付民突然提着嗓门对他说,“我今天替上去的位置。”说完付民把头一转,影子被他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袁野有些吃惊,他看到付民清澈的眼睛有些湿润,参差不齐的牙齿后面,仿佛隐隐藏了一条“滋滋”吐着信子的小蛇。

但他知道,付民终究只是那个位置上的短暂过客。没有海军替补的三大队本来就心存芥蒂。

“海军离不开你,陆军也离不开你,你才是咱两个兵种的宝贝。”袁野再张嘴的时候,3个嗝冲出嘴巴。

付民的笑声瞬间变得爽朗起来,像是道别,又像祝贺。

抗战胜利日转眼将至,幸运的是,所有替补都可以参加阅兵,尽管不是站在合唱台上。

9月3日,天安门广场上,跨越70年的检阅壮丽辉煌。付民和替补队员分站在合唱指挥的两侧,正由于位置特殊,他们反而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付民面向天安门,身姿挺拔,庄严肃穆,在心底里向着祖国深情歌唱。如在历史的公转中自转,他的小宇宙渺小而浩瀚。

袁金涛

在广场冶炼的歌喉,音域铿锵,汇入合唱,他是吼罢,眼底浮泪那一个。24岁,军龄7年,武警河南总队某支队排长。

周瑞博

中音,流畅明快,轻飏在风中的咏叹,有几分心弦之韵。25岁,军龄8年,武警河南总队某支队干事。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