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打靶”到“打仗”,到底有多远?

来源:学习军团 作者:唐斌 薛浩 等 责任编辑:李晶 2019-03-02 21:56:34

隆冬时节,蓝天白云下翩跹的雪花好似一张洁白的网将高原包裹起来。突然,大山深处的一座隐蔽阵地上警报骤响,西部空军地导某旅官兵迅速全副武装投入战斗,撤收兵器、梯队编组……部队迅即收拢,导弹战车开始奔赴新地域。

现场观摩的旅领导回想部队成长历程感慨万千!“当年组建,当年接装,当年实弹发射,当年进驻高原作战地域,当年担负战备值班。”这是这支部队组建第一年上级党委对其工作的概括。地导专业对口率仅6%,却取得实弹打靶20发20中的成绩;来自35个不同单位的官兵,参加完成重大演训任务19项;组建4年多,部署定点建设未展开,一直住在临时营区,却连续3年被空军评为优秀师旅级党委。

兵法有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组建至今,该旅始终把目标定位在战场打赢,衡量工作的标准就是对战斗力的贡献率,紧紧围绕战斗力跃升,砍掉歪规陋习,严实训练导向,始终跋涉在战斗力拔节进阶的道路上。

从“草台班子”到“精兵强将”——“学习打底”

走进该旅,醒目的横幅立于正中,“‘学习’是战斗力进阶最好的助推器。”打开一名官兵的政治教育本,扉页写着这样一句话,“向书本学,向实战学,向对手学……”

了解该旅成长史,你能清晰看出,该旅官兵从组建之初血液里便被打入了“学习”的基因。

该旅于4年前组建,人员来自空军30余个团以上单位,其中仅有30多人来自地导部队,而且接装全国最新兵器装备。专业人才紧缺、硬件条件艰苦、新兵器学装任务重等现实问题一一摆在他们面前。把兵和装备拉起来如何打仗?

旅党委发出号令:将部队进驻院校,探索实践空军推出的“从理论训练、操作训练、战术演练,到实弹打靶检验,再到担负战备”的“一站式”战斗力生成模式。并提出:培训结束上靶场,各营比武,优胜者首批接装,末位者“靠边站”。

一时间,全旅上下掀起学习热潮。旅常委全程跟班学习,官兵反复练习兵器操作实训科目,院校、兵器厂家现场指导操作不熟练、处置突发情况能力偏弱等问题。

“2套兵器装备,3个导弹营轮流训,白天上大课训装备,晚上学理论利用塑料仿真键盘上练操作。学理论,练操作,从个人钻到团队学,出现了各营排队‘抢’教员、‘抢’装备的场面……”一谈起组建初期的“一站式”培训,官兵们历历在目。

半年时间,该旅官兵完成了作战指挥等10多个专业、数千个学时的培训任务。

随后,优先接装的两个营执行实弹靶试考核。“4发4中!”他们以优异成绩通过上级考评认定,战斗力生成周期较计划缩短三分之二。

部队首次打靶全部命中,返回营区,没有庆功,从上到下,整整三天时间复盘检讨。随后,该旅将当年的冬歇期改为强训期,整改提升考核期间暴露出铁路装卸载、进驻即打、兵器维护等问题难题,成立各类科目强训小组,围绕短板弱项,持续反复抓训。

“检讨复盘相当于二次演习,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它会让官兵跳出演习看演习,是部队战斗力进阶最快捷的方式之一。”旅长张梁讲到。近年来,该旅历次任务演习过后,无论战绩优劣,雷打不动复盘检讨,常态化召开检讨反思会,会上见针见血见问题,找差距查不足寻短板,制定有效整改措施。

“都是老面孔,都是新面貌。”退伍兵小陈今年回部队探亲讲到。这股新锐之气来自于学习革新。敢问学习要打赢。组建四年来,该旅始终紧扭学习的发条,从上到下,层层发动,树立“靠学习成才靠学习进步”导向,评比旅各专业岗位学习成才标兵。把“学习力”作为部队前进的原生动力,创办旅“雪域砺剑大讲堂”与营“讲武堂”,讲知识、谈体会、研战法,一人学习带动整体进步,整体进步倒逼战斗力进阶。

几个场景记录并见证了该旅的蜕变转型——

去年8月上旬,雪山脚下战车轰鸣、导弹林立,驻训的该旅某营积极配合驻训航空兵部队,探索研究高原作战战法打法,受到友邻部队好评。

去年10月下旬, 一次紧急拉动,官兵们招式威猛干练、作风认真严谨,该旅某营“三”转“一”时间大幅缩短,人装结合更加紧密。

去年11月中旬,上级临时下达考核科目,该旅某营在已经连续进行3个多小时吊装训练的情况下,沉着应战,最终出色完成考核……

从“录播”到“直播”——“求真务实”

2014年,组建半年多,该旅优先接装的两个营执行实弹靶试考核。“4发4中!”

2015年,戈壁深处。红蓝激战正酣,兄弟部队连发不中,该旅主动请缨,一击即中。

2016年,渤海之滨。对方先进装备没有命中目标情况下,该旅打出满堂彩。

2017年,上级一声令下,赴高原某地担负战备,全旅官兵没一人叫苦、没一人抱怨,没一人退缩。

……

回首凝望过往,旅长张梁眸子深邃不见底,过了良久,意味深长地讲:“‘求真务实’是打赢的基础。”

2016年7月,该旅某营刚接装三个月,上级便对他们委以重任,“全员全装机动进驻高原参加空军组织的一场大型演习。”

那次演习规模大,级别高,现场观摩领导众多,而且要求现场上传视频直播。

到达任务地域,该旅有些同志顾虑重重:“旅组建时间短,新装首次高原进行靶试,武器装备性能稳定与否?官兵到海拔3800多米的陌生地域参演,未经过实弹检验的年轻指挥班子和战勤班子战技术水平能否稳定发挥?如果演习当天打不中靶,丢丑可是丢空军的丑呀!”甚至有人提议:“提前打靶,提前录像,演习当天录播视频。”

录播还是直播?

旅政委时顺波当场拍桌子:“我们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演戏的!打不中靶丢丑,让我写检查打报告甚至免职都可以,但还没打靶就让我造假演戏,而且还在自己的官兵面前丢人,这种事,我们绝对不能干!”

最终,旅党委研究决定坚持演习当天直播。

大事面前看担当,旅党委的担当无疑是部队战斗力不断提升的源动力。

使命军令在肩,虽有一些紧张,但更多的是勇气与攻坚克难的毅力。

那段时间,一半以上的旅常委跟训参演,全体官兵全部精力投入演习,反复研究各个作战课题难题,精益求精各类方案预案……

打靶当天,狂风呼啸,尘土飞扬,作战方舱内,该旅某营营长张文华准确把握发射时机,果断下令发射,在规定的遭遇距离上精准实施射击。

瞬间,一枚导弹裹挟着烈焰直刺苍穹,剑出鞘见血,一招制敌,命中目标。

现场观摩的空军机关领导对该旅竖起大拇指:“首战首捷,1发1中!”全旅官兵欢呼沸腾起来。

组建后一年多,该旅长距离奔赴高原某陌生复杂电磁地域,经受狂风、冰雹等恶劣气候考验。有人质疑:“新装备能经得起这样折腾吗?”

“实战化训练,情况要实,对手要强,环境要险,条件要艰!”为了彻底摸清掌握兵器装备性能,该旅官兵边走边记,详细记录各个武器系统状态变化,为每辆兵器量身定制数据库。

在这次行动中,当梯队翻越一座高海拔山峰的山口时,一辆装备车轴承断裂,只得返厂修理。第二年早春,高原的气候依旧冷得逼人。该旅第一时间派出指挥员带着这台装备车,邀请兵器工厂师傅,再次翻越故障地域。

当兵器装备翻越了去年的故障地域,工厂师傅已经准备返程时,该旅临时决定,“翻越另一座更高的山去检验兵器性能。”7昼夜长途跋涉,他们获取了一系列管用有效的数据,也使全旅装备得以进一步改进优化。

2015年初春,该旅完成改装不到一年。该旅主动要求参演“红剑”与高手过招。

向上申领任务时,有人对他们说:“如果没打好,岂不丢丑吗?”旅党委一班人当即表态:“丢丑不可怕,可怕的是打仗时丢了阵地!”

第一个演习日,“敌”战鹰迅猛出动,多种方式快速协同攻击,释放强电磁干扰,雷达迟迟无法咬定目标。该旅指挥员带着参谋深入分析,精准研判,部队隐真示假,战果不断。

后面的演习日,他们紧急变更部署、早跟快打,掌握主动,让敌方措手不及。演习中,对所在方贡献率突出,共取得击落“敌”机4架的战果,并获得“兵种优秀战法奖”。

从“打靶”到“打仗”到底有多远——“向战而练”

“打靶打中,战斗力就提升了?打仗就能打赢?”

在一次军事训练会上,某营营长张爱平关于“实弹打靶2发2中,战斗力得到提升”的发言被旅领导当场打断。

“什么叫战斗力提升?怎样评判战斗力标准?难道就仅凭有没有打中靶?”在场所有人被张梁抛出的问题当头棒喝。

整个会议弥漫着浓烈的硝烟味,大家激烈讨论战备训练、打仗能力。

从“打靶”到“打仗”到底有多远?

去年7月,上级一声令下,该旅从内地昆明千里机动到高原某地驻训,担负战备。

到达驻训地,摆在旅党委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解决如何生活的问题。驻训地含氧量只有内地的一半,在高原行走相当于在内地负重50斤重物,紫外线辐射却是内地的5倍,气温在零下20度,水囊里的水结着十几厘米厚的冰,寒风迎面拍打在脸上刀割般疼,方圆10多公里除了山还是山。驻训到冬天,长时间高寒、缺氧、昼夜大温差、强紫外线辐射对官兵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许多官兵出现干呕、便血、得痔疮、生冻疮的情况……

真正打起仗来,保存好自己才能消灭敌人。过好生存关,才能谈打仗。为了解决驻训生存问题,该旅为各驻训点购发取暖煤炉、耳罩、保温壶等御寒用品,指定军医、卫生员每天赴各点巡诊治疗,督促炊事班合理搭配伙食,加大蔬菜供应量,制发配备移动数字影院、影像设备、电脑等办公娱乐设备的便携式野战政工箱……帐篷不能很好保暖,他们在帐篷周围构筑沙袋掩体保暖,用铁铲铲冰块放到太阳下融化食用,在屋子里烧煤炉取暖……

军民团结如一家,试看天下谁能敌。革命战争年代的传统法宝在今天依然相当管用。到达驻训地后,该旅主动帮当地农户收割庄家、铺路,在当地小学义务授课。到后期,帐篷没法解决过冬御寒问题,老百姓把自家房子腾出来让官兵住,把自家牛羊杀了慰问官兵……

高原驻训不同于打靶考核,唯有从实战角度出发,以实战的标准锤炼部队,才能在未来的信息化条件下夺取战争的主动权。但如何达到实战要求,成了摆在旅党委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难题。

日常训练中习以为常、习非为是的做法看似无足轻重,在战时却关乎生死。

深夜的高原,月黑风高。高悬的启明星下,一顶顶帐篷灯火通明,全旅掀起了“实战化训练大讨论”,矛头直指驻训中与作战打仗不相符的歪规陋习。

“一分一秒、一毫一厘,事关胜败,攸关生死。进驻阵地到指挥机构架设完成,耗时太长!如果需要机动转移,还不等我们架起来,仗都打完了!还谈什么实战?”

“旗帜标语、展板横幅容易暴露阵地位置,炊事生饭产生的红外辐射强也容易暴露阵地位置。”

……

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一个个具体实际的问题倒逼实战化建设拔节。针对讨论提出的问题,一大批实战化建设“金点子”应运而生。

半个月后,驻训阵地的战味愈加浓郁。

炊事班建在距离阵地5公里以外的地方;轰轰烈烈、五花八门的宣传元素被土黄色的伪装网代替;一辆集装甲防护、通信组网、指挥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自制机动式指挥控制车展现在了旅党委班子面前。经过实地检验,指挥所架设时间被缩短了将近一半的时间;为每名官兵购发了睡袋、充气垫,官兵在兵器车上、运输舱内、驾驶室内休息,确保一有战况,能在最短时间内投入战斗……

一次作战会上,某营营长张文华将心中的困惑与不安抛了出来。“帐篷排列整齐,纵横有致。阵地容易暴露,战时,一枚廉价的火箭弹就能让我们全军覆没?”

实战背景下的阵地部署是一项综合性的课题,既要考虑防御小股敌特破坏,又要考虑阵地的分散布置,同时还要兼顾行管办公的便利性……

问题抛出后,旅里展开讨论研究。

经过仔细的研究推敲及实验改进,一个全新的实战化条件下的地空导弹部队指挥机构阵地部署呈现在世界屋脊之上。他们针对敌特破坏可能的进攻战术、方向、规模,研究观察哨、防御战壕的布置,构建起各类战术防御工事,阵地营区分散部署、功能集成,并立足现有条件,建设假阵地、假目标,混淆敌目,隐蔽自我。

阵地改成后,旅里多次安排战士伪装成敌特袭击阵地,阵地警戒防御体系均能快速反应,处置特情。

唯有紧贴实战的背景、实战的要求反复锤炼部队,在锤炼中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闭环,才能进一步提高部队战斗力,才能在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战争中掌握战场主动权。

驻训期间,上级联指有一次组织模拟对抗。命令下达后,由于该旅新型武器系统和友邻部队装备兼容性较差,再加上敌机的强电磁干扰,信息难以共享,该旅所在方败北。

该旅党委“一班人”达成了共识:现代战争是多兵种联合的体系作战,打仗不同于打靶,考验的更多是配合与协同。

为尽快融入体系,他们还积极协调空军的航空兵、雷达兵和陆军等友邻部队开展联演联训,在一次次练习中锤炼官兵协同作战意识,提高部队协同作战能力。

从打靶到打仗到底有多远?该旅没法给出确切的距离。笔者能够看到的是:他们战斗力的刀尖始终对准战场,在不断跋涉在通往逼近战场打赢的道路上。

紧盯战场打赢进击!

(学习军团·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出品)

轻触这里,加载下一页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