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陈列着一张浸染鲜血的珍贵党证。
卢沟桥畔的枪炮声,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
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在烽火硝烟中成为一座灯塔,吸引着全国各地怀抱革命理想的青年。
8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唯一一张与会人员合影留下了关于这次会议的珍贵视觉记忆。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总有人正年轻!青春不止,奋斗强军。
那些70多年前的记忆碎片,依然在他们内心深处闪着微光,似乎在等待着有人去激活,在一切沉寂之前能被记录下来。
“兵工来自人民,人民支援兵工,兵工和人民亲如一家……”在山东省乳山市下石硼村,一段“人民兵工一家亲”的佳话流传至今。
这是在我党坚强领导下,军民一心、精诚团结、攻坚克难的一次力量展示,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次彰显。
井冈巍巍,征途漫漫。中国革命这条独特的道路是怎样开辟的?在井冈山点燃的星星之火,何以形成燎原之势?是什么力量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走向胜利?
雷锋离去已有59年,但他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精神却在时代的淬炼下熠熠生辉。
春日的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满目苍松翠柏,鲜花含情。革命烈士纪念堂庄严肃穆,堂内巨大石质联碑上,镌刻着62576位烈士英名。
历史风云变幻,革命丰碑永存。穿过历史的尘埃,从这张小小的列席证,仿佛依稀可见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西南联合大学,这所诞生于抗日烽火之中的高等学府,为中国革命孕育了珍贵“火种”。
巍巍太行山,潺潺滹沱河。这个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山村,是闻名全国的革命圣地。
在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史上,党中央在延安的13年永远是一个催人奋进、引人深思的时期。
80多年来,由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在甘肃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不断发扬光大。
中央红军从四渡赤水到巧渡金沙江,是红军战史上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由被动变主动的运动战光辉典范。
那床棉絮保存至今,旧物无言,却见证着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真挚的感情,昭示着党的为民初心,感动着千千万万的参观者。
传承红色基因、牢记肩负使命。我们才能在新的奋斗征程上更加充满自信、意气风发地奔向未来!
踏着青石板继续往前,一座青瓦白墙的云南传统小四合院静静地坐落在巷子深处,这里,便是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从“省港”到“湾区”,近百年来,大珠三角的一枚枚“红色足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奋斗历程,伴奏着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动人足音。
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9191.4万名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立规矩”。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回眸峥嵘岁月,致敬中国人民志愿军。
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我们刊出这组散发着炮火硝烟味的图片,谨向“最可爱的人”致以崇高敬意!
忆往昔,那是一段不可忘却的历史;展未来,那将是一段永不会被尘封的记忆。